第一波福利
小儿推拿治便秘
“好着急,宝宝又三四天没有拉便便了”
“好心疼,孩子拉便便又出血了”
“好费劲,宝宝的便便又是羊粪蛋”
……
这样的情况是不是经常在您身边上演?的确,孩子排便不好是很多家长的心病。便秘是儿童常见疾病,临床上通常将孩子排便次数减少,排便时费力、疼痛,同时伴随排出的粪便干、硬、粗、体积大这样的症状定义为便秘。根据统计学调查显示,便秘患儿中90%以上为功能性便秘,即指持续的、困难的、不频繁或不完全的排便,并且无主要解剖学结构或生化异常。孩子长期便秘,不仅会使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减退,营养不能输送到全身,而且会影响到孩子的记忆力和智力发育,重者还可以导致遗尿、大便失禁、肛裂等。为了帮助广大父母解决孩子的便秘问题,关爱便秘患儿的身心健康,医院现招募功能性便秘患儿名送上免费福利。
活动时间
年3月25日-5月25日活动地点
门诊楼3医院普通门诊中医特色外治室活动内容
免费健康查体和智力评估
小儿推拿治疗便秘免费体验3次
免费中药穴位敷贴3贴电话预约—登记信息—确认时间—按时就诊
1、至少提前一个工作日拨打预约
、;
2、登记宝宝姓名、出生日期、住址、监护人姓名及联系方式;
3、确认预约时间、时段及检查项目;
4、不接受现场预约方式。
1、医院前请正确佩戴口罩,未佩戴口罩者不得进入;
2、在医院门口预检分诊处,配合预检人员身份识别、测体温、询问等工作;
3、一人一诊一室,严格控制人员密度,一名儿童只允许一位陪护人员进入诊室;
4、按预约时间按时就诊。
功能性便秘产生的原因
饮食
如饮食不足,食物成分不当,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质而碳水化合物不足、脂肪和膳食纤维素太少导致便秘。
习惯
生活不规律和不按时排便,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导致便秘。
精神因素
部分患儿因情绪差、焦虑或抑郁等心理精神原因而抑制外周自主神经对大肠的支配而导致便秘。功能性便秘如何判断
患者在未使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时符合以下至少2项条件,且症状持续至少1个月。
1.每周排便次数≤2次;
2.有大量粪便潴留病史;
3.有排便疼痛和排便费劲病史;
4.排粗大粪便史;
5.直肠内存在大量粪块;
6.能控制排便后每周出现至少1次大便失禁;
7.粗大粪块曾堵塞马桶。功能性便秘家庭干预措施
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了长期便秘的情况,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家庭干预:
饮食结构
增添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薯类(如红薯、土豆、山药、芋头等)、瓜类(如南瓜)、蔬菜类(如竹笋、空心菜等)、菌类(如木耳、蘑菇)、藻类(如海带),以及新鲜水果(如梨、李子、火龙果)等。
排便训练
孩子在18个月大时可开始进行科学排便训练,准备儿童马桶,或者在成人马桶上安装儿童坐便套,或在他脚下放上稳定的脚凳,每日在固定的时间对其进行排便训练,以便使其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训练时尽量避免使用“脏”或“臭”这样的字眼,让孩子认识到排便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会因为难为情选择憋着不排。
缓解情绪
针对因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引起的排斥排便的情况,首先需要安抚孩子的情绪,不要强迫其排便,排便训练时不要催促或责骂,多进行鼓励。功能性便秘常用药物
如果通过上述家庭干预后,便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一些药物进行缓解。目前最常使用的此类药物是开塞露、乳果糖、聚乙二醇。
1、开塞露的有效成分是甘油,属于刺激型泻药,是通过肛门插入给药。药物润滑肠道并且刺激肠道进行排便反射,激发肠道蠕动而排便。短期使用开塞露对安全,长期使用很可能会使宝宝对其产生依赖性,形成没有强烈刺激就不肯排便的习惯。因此开塞露只能偶尔使用。2、乳果糖和聚乙二醇都属于渗透压型口服泻药。服用后在肠道内几乎不吸收,但可以使水、电解质保留在肠道而产生高渗效果,从而软化粪便使其利于排出。不同年龄儿童按照不同剂量每日服用直至规律排便。小儿推拿调理功能性便秘
对于上述药物,很多家长会有“孩子会不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或者“长期使用药物会不会对孩子造成其他不良作用”等顾虑。对于功能性便秘,还可以采用安全无害的小儿推拿疗法来进行调理。通过小儿推拿改善孩子脾胃及肠道的功能,软化便质,促进肠蠕动,从而达到缓解便秘的功效。
小儿推拿调理便秘的基础穴位
清大肠
位置:在食指桡侧,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从虎口向示指尖直推-次。
主治:清利肠腑通便,除湿热,导积滞。
揉博阳池
部位:前臂腕背横纹中点上3寸两骨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螺纹面左右揉-次。
主治:通利二便,疏风解表,止头痛。
顺摩腹
位置:整个腹部。
操作:用手掌或手指面顺时针摩腹-次。
功效:食欲不振,腹胀,腹痛,便秘,消化不良等。第二波福利
过敏治疗有奇招
“医生,我家娃咳嗽总不好”
“宝宝睡觉总是打呼噜?”
“宝宝总是打喷嚏、揉鼻子,睡觉时间也够长,怎么还有黑眼圈?”
“为什么我家孩子总是喉咙那儿总有口痰在咕噜咕噜?”
……
这些情况在您的家里是不是也似曾相识?孩子感冒后咳嗽很长时间才好,咳嗽总是反反复复,流鼻涕、打喷嚏,睡觉总是打呼噜,一到春秋季节总是揉鼻子、揉眼睛。很多家长认为慢性咳嗽就是感冒,可以不用治疗。但事实上,儿童咳嗽超过4周就是慢性咳嗽。咳嗽只是一种症状,很多呼吸系统疾病的表现就是咳嗽等,然而不同的呼吸疾病,病因和治疗方式都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不能找到发病根源,治疗不规范,既花了冤枉钱,病情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除感染因素以外,很多都和过敏性疾病有关。儿童过敏性鼻炎发病率也是逐渐增高,在我国儿童AR患病率为15.79%。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患病风险、严重程度和急性发作比例增加密切相关。为普及儿童过敏性疾病知识,让更多过敏儿童能够得到更规范的管理,在这个过敏性疾病高发季节到来之际,我院儿童呼吸哮喘中心现招募名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等相关疾病的患儿及家长来参加义诊活动。
活动时间
年3月25日-5月25日活动地点
门诊楼3医院专家专病中心活动内容
免费肺功能检查(价格元)
免费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价格元)
减免挂号费
肺功能报告解读
儿童呼吸科专家指导和护理指导
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体验
电话预约—登记信息—确认时间—按时就诊
1、至少提前一个工作日拨打预约;
2、登记宝宝姓名、出生日期、住址、监护人姓名及联系方式;
3、确认预约时间、时段及检查项目;
4、不接受现场预约方式。
1、医院前请正确佩戴口罩,未佩戴口罩者不得进入;
2、在医院门口预检分诊处,配合预检人员身份识别、测体温、询问等工作;
3、一人一诊一室,严格控制人员密度,一名儿童只允许一位陪护人员进入诊室;
4、按预约时间按时就诊。
过敏性疾病
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过敏性疾病易并发哮喘、湿疹、特应性皮炎、睡眠呼吸暂停等。哮喘患者有15%~38%同时患有过敏性鼻炎,而过敏性鼻炎患者有6%~85%患有哮喘。慢性咳嗽最主要的病因就是咳嗽变异性哮喘,其本质是哮喘的一种类型,不及时治疗会加重成典型哮喘。长期鼻炎久治不愈可能会引起慢性鼻窦炎、扁桃体肥大、腺样体增生、睡眠呼吸暂停,导致面容改变、脑部缺氧、注意力不集中。
增加多动症和注意缺陷的发病风险
最近研究表明气道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增加儿童ADHD的患病风险,两者相关性不依赖于睡眠介导,气道过敏性疾病是儿童ADHD的独立危险因素。
增加成年后心理问题的发生风险
成年人的研究发现,过敏性鼻炎、咳嗽症状与更差的生活质量、更多的焦虑和抑郁症状相关。症状的严重度是焦虑和抑郁以及不良睡眠发生最重要的危险因子。
影响成年后身体健康和肺功能
研究还发现慢性牙周炎、睡眠呼吸暂停与过敏性鼻炎存在相关。慢性咳嗽、哮喘会严重影响肺功能,与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生有密切关系。医院
专家团队介绍
张国成
院长
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医院学会儿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儿童疾病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陕西省手足口病诊治专家组组长,原医院儿科主任,原武警医学院医院院长,全军优生优育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副组长,陕西省儿科学会原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药协会副会长。专业方向:各种罕见病和难治病(如肌营养不良、先天性骨病、肾炎肾病)、生长发育异常性疾病(包括难治性遗尿症;矮小症、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和智力低下、早产儿运动及神经发育异常)的诊断和中西医的治疗。在医院儿科用创立的"四联合综合疗法"治愈上千名因脑缺血缺氧严重脑病的患儿。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军队医疗成果奖二等奖共6项。
丁辉
儿童重症医学科
主任
副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青年委员;全军儿科学青年委员会常委。长期从事儿童呼吸、急救、重症医学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擅长儿童危重症的诊治和抢救,血液净化,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反复呼吸道感染、重症肺炎、消化系统疾病、各种罕见病和难治病的诊治。
石曌玲
儿童呼吸哮喘中心
主任
副主任医师,博士。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肺血管疾病协作组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儿童哮喘防治专委会委员。专业特长:儿童常见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诊治。
韩选明
儿童综合科秦都院区
主任
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9年。2-3医院进修学习一年。现任咸阳市防止忽视与虐待儿科协会秘书、咸阳市儿科学会委员、咸阳市卫生局专家库成员。在儿科危重症抢救、儿童哮喘规范治疗和管理、
小儿生长与营养监测、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方面,经验丰富。
郭彦孜
新生儿重症监护一区
主任
儿科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儿科学硕士,从事新生儿科临床20年。擅长诊治新生儿各种常见病及危重、疑难疾病,尤其早产儿及高危儿生长发育测评、营养管理及神经行为测评,先心病筛查及诊治。
张志红
新生儿医学中心
副主任
原医院儿科中心副主任医师,医院新生儿重症专业主任,陕西省保健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呼吸治疗协作组委员、西安医学会新生儿分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高危儿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医师协会新生儿分会委员。年胡润·中国好医生。负责省基金课题1项。擅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脑病、早产儿贫血、出生异常相关疾病、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落后、遗传代谢病等疾病的诊治。
林海波
儿童神经内分泌科
主任
副主任医师,第四军医大学儿科学硕士。陕西省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在上海医院小儿内分泌科进修、美国波士顿麻省医学院访学。主要专业方向:矮小症、性早熟、乳房早发育、甲状腺疾病、性发育异常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程海燕
儿童保健科
主任
硕士。世中联儿保专委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分会委员,中国妇幼协会自闭症专委会委员,陕西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咸阳市妇幼营养与保健专委会主任委员,从事儿童保健专业二十年,专长于儿童心理行为发育。
何平
新生儿重症监护一区
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儿科学硕士,从事新生儿专业20余年。陕西省医学会新生儿分会第二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西北地区新生儿协作网专家委员会委员,预防医学会高危而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学术任职。擅长诊治新生儿各种常见病及多种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
程小宁
儿童心肾科
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儿科学硕士。原陕中二附院儿科副主任。曾先后在西安交大二附院及医院进修儿童心肾疾病、儿童重症及急诊。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心肾、呼吸、消化系统疾病及小儿急重症的诊断及治疗,对小儿护理及营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高奶荣
儿童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19年,曾先后在西安医院进修小儿消化及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在北京市医院进修儿童重症医学的规范化诊疗。擅长儿童急危重症的抢救及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重症肺炎、消化系统疾病及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对中西医结合调节小儿免疫力治疗有一定的研究。
赵娜
儿童保健科
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精神卫生专业。从事儿保专业十余年,擅长高危儿早期干预、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情绪障碍等儿童心理疾病的诊治。
祁阿朝
儿童神经内分泌科
专家
主任医师。年毕业西安医科大学。从事儿科工作30年,陕西省小儿神经学组委员。陕西省抽动障碍协作委员。先医院和北京医院学习小儿神经疾病和脑电图。目前主要从事小儿神经疾病如癫痫及癫痫综合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脑电图研究。
李如英
儿科医学中心
护理主任
原医院儿科护士长、新生儿科护士长,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医院护理部主任,陕西省护理学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救援学会儿科分会护理专业委员,西安护理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原常务委员。参与建设陕西省第一个重点儿科和国家第一个儿科临床药物试验机构,并担任国家儿科感染专业临床药物试验机构的秘书,完成多个国家临床新药的试验。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多部,以第一作者发表源期刊、核心期刊论文11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一项。
主要专业方向:儿科重症疾病的监护与护理、新生儿危重症的救治和护理、早产儿PICC置管术、倡导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及家庭参与式护理理念。
目前,医院门急诊、儿保科、专家专病门诊(儿童呼吸哮喘、儿童神经内分泌、儿童心内、儿童肾病、新生儿)已正常接诊,儿童重症医学科、儿童神经内分泌科、新生儿科等病房也已正常收治患者。
医院门急诊
-
张 璐
文案编辑/安 静
美术编辑/张泽通 杨晓雅 严 雯
责任编辑/井 晶
本文为陕中医二附院原创
欢迎转发,转载请联系
年
我没有别的愿望
只愿大家
都能够平平安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