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脸上出现的痘痘,既与捂热有关,也与生后戒断来自母亲的激素有关,称为新生儿痤疮。建议保持婴儿面部干爽,特别是母乳喂养后用柔软面巾纸蘸干婴儿面部。再有,适当使用润肤露,也有帮助。但是,必须避免捂热。婴儿穿盖应该比成人少些才是。护理得当了,再有就是几周的等待
新生儿身上红色、高出皮肤的红疹应是新生儿红斑。分布于躯干或四肢,不伴痒感,与干燥空气、浴液等刺激有关。婴儿生前泡在羊水中,生后暴露于空气中,皮肤受干燥刺激。胎儿身上覆盖一层胎脂,能很好保护皮肤,生后不需立即用浴液将其去除。新生儿红斑多于3-7天自行消失,不需药物治疗。
婴儿的皮肤非常娇嫩,容易出现红疹。出疹的原主要因与局部过热、不透气有关。母乳喂养时婴儿脸部与母亲乳房紧密接触,喂养后就容易出现热疹。喂养后用柔软的纸巾或毛巾擦拭婴儿脸部,可减少红疹出现
湿疹又称为特异性皮炎,其表面粗糙,基底发红,伴有脱屑和渗出。主要由过敏所致。小婴儿湿疹多由于食物过敏,特别是牛奶蛋白过敏所致。使用外用药物只能暂时缓解湿疹的皮肤表现,不是治疗湿疹的关键。去除过敏原才是关键。但是,诸位朋友必须注意,不是婴儿身上的任何红疹都是湿疹。 治疗严重尿布疹的最好方法是烤灯,保持局部持续干燥。每次排便后用清水冲洗臀部,尽量不用纸巾或软布去擦,然后持续烤灯。烤灯时要注意:1、家长用手去试婴儿臀部的皮肤,不要使局部温度过热;2、局部不要涂含油的液体,以免油吸热造成局部烫伤;3、烤灯停止期间可涂治疗尿布疹的药膏。 包括新生儿在内的1岁以内婴儿由于颈部相对短,颈部皮肤特别容易出红疹、溃烂、脱皮,局部有异位,甚至感染。局部使用痱子粉、润肤露、抗生素药膏都会有一定效果,但都不理想。保护颈部干燥是非常快速有效之法。比如:鼓励孩子清醒时扒着、用吹风机弱档热风吹颈部皮肤、在颈部夹上干燥柔软的纱布等。 生后3周至满4-6个月内的婴儿最常见婴儿肠绞痛。主要是胃肠发育不成熟,配方粉喂养儿更多见。表现肠胀气、易哭闹、睡眠不安、易打嗝/吐奶、排便费劲但大便不干、喜抱/趴着但不喜平卧、排气多但生长正常。与惊吓、缺钙等无关。有效治疗方法:家长不要过于紧张;多趴着;西甲硅油口服。 6个月内婴儿不明原因哭闹,特别是定时哭闹,应首先考虑婴儿肠绞痛。此间,进食正常,往往因哭闹引起家长错误认识为频繁饥饿致使喂养频繁,出现生长正常,常超重。这种现象为生长问题,西甲硅油、益生菌有明显缓解作用,“等待”是必须的。 如果因对婴儿肠绞痛认识不足,已经出现喂养过频引起的生长过快,可通过让婴儿俯卧、顺时针按摩腹部、口服西甲硅油等方法,减缓婴儿剧烈哭闹的机会,以减少喂养次数。再有,鼓励孩子多趴着,即可减少腹痛机会和减轻腹痛程度,也可增加婴儿运动量,还可利于全身肌肉协调性,促进大脑发育。在大人看护下,即使不足3个月的婴儿也可趴着睡觉。 白天需要频繁喂养,可能与肠绞痛有关。家长可以适当让孩子趴着,这样既利于婴儿排气,也利于缓解腹痛。频繁喂养就有可能造成大便偏稀和泡沫多。这应与消化不良和乳糖不耐受无关。 对4-6个月以内的婴儿,包括新生儿在内,出现睡眠不安,阵发哭闹,频繁"饥饿"等现象,应考虑婴儿肠绞痛。原因与胃肠发育不成熟有关,其中对牛奶不耐受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多趴着可缓解腹痛,西甲硅油和益生菌也可部分缓解腹痛。对于配方粉喂养的婴儿换成部分水解配方会有较好的效果。 在儿科急诊一天,主要看的都是因发热就诊的孩子。平均发热时间没有超过24小时,最短只有2小时,而且绝大多数仅出现发热,尚无其它不适表现。孩子生病,家长着急,可刚开始发热,没有其它表现,到医院就诊,也未必能及时诊断引起发热的原因。血常规检查也要发热后24小时才可能有意义。孩子出现发热,家长需做两件事情:1、退热护理:多饮水\液体;温湿敷\热水澡;体温>38.5度服退热药(剂量要够);鼓励并协助排便。2、观察发热变化和相关的其它表现。比如咳嗽、腹泻等。看病前,家长整理一下孩子发热过程和其它表现,以及用药情况和对药物的反应,这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婴儿任何用药必须遵医嘱,成人用药很多可致婴幼儿残疾甚至死亡。夜晚开灯睡觉降低孩子免疫力,儿生后要逐渐适应正常生活环境--白天光线亮且相对嘈杂;晚上暗且相对安静。千万不要做成白天拉窗、蹑手蹑脚;晚上开着长明灯。10月内宝宝禁止摇晃,伤害大脑,严重可致脑出血和轻微脑震荡特别不要生后捆绑孩子任何部位。随着孩子生长,双小腿会逐渐自然变直。任何时候,避免面部遮蔽,以防止新生儿窒息。涓鐧界櫆椋庡尰闄㈠井淇?鍖椾含涓鍖婚櫌鏄亣鐨勫悧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