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吸收不良综合征治疗专科医院 >> 手术后吸收不良综合征常识 >> 咳咳咳不停,要注意了省卫健委发疫情报告

咳咳咳不停,要注意了省卫健委发疫情报告

 

6月13日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

年5月份

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

报告显示

年5月1日0时至5月31日24时

全省传染病发病共例

死亡19人!

报告详情

年5月1日0时至5月31日24时,全省共报告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例,死亡19人;本月除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乙型脑炎、炭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新生儿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报告外,其余16种甲、乙类传染病均有病例报告。

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肺结核、梅毒、肝炎、猩红热、淋病,占报告发病总数的95.17%。报告死亡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为: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占报告死亡总数的%。

很多人对咳嗽

往往存在一定的轻视

认为只要忍忍

过一段时间就能自己痊愈

但这往往容易导致漏诊

自己患上了肺结核却不知道!

如果连续咳嗽、咳痰超过两周

或出现咯血、血痰等症状时

还有午后潮热

体温一般38摄氏度左右

午后逐渐升高

夜间爱出汗等症状时

应高度怀疑

可能患了肺结核病

医院检查

此外小编还给大家整理了

近期身边多发的几种传染病

以及各种病症的防治措施

快来看一下!

防范于未然

6月这些病进入发病高峰

6月进入夏季,气温明显升高,气湿也将随着降水概率的加大而增加,属于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且还有假期、中\高考等因素,人员流动性和聚集性增多。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应重点防控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等肠道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以及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每年的6月至9月为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其中7月和8月为流行高峰。

预防小贴士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

2.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海鲜类食品;生吃瓜果要洗净;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

3.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4.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还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6.经常对玩具、个人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特别是奶瓶、奶嘴等入口物品。

7.6月龄至5岁的儿童可自愿、自费接种EV71疫苗,能有效预防由EV71型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

疱疹性咽颊炎与手足口病的异同点有哪些?

据了解,疱疹性咽颊炎与手足口病类似,大多也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30型等;传播途径和手足口病相同,通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出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受到感染;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嗓子、口腔出现疱疹,咽痛,进食困难;典型症状出现在咽部,疱疹和溃疡;见于扁桃体前柱、软腭、悬雍垂上,但只有口腔、嗓子会起疱疹,患儿手足或臀部不出疹子,常伴严重的口腔溃疡;纯疱疹性咽峡炎在没有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引起的并发症较少,很少出现重症危及生命。

细菌性痢疾等其它感染性腹泻病

肠道传染病是指经消化道传播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较常见的有细菌性痢疾、伤寒及副伤寒、霍乱、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等。主要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及媒介昆虫机械携带等方式进行传播。

预防小贴士

1.勤洗手。工作结束、外出归来、饭前便后都要洗手。

2.不喝生水。饮用水煮沸后用,可杀灭致病微生物。

3.吃熟食。少吃凉拌菜,生食瓜果也要洗涤消毒;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尽量少食用易带致病菌的食物,比如螺丝、贝壳、螃蟹等水海产品,如果一定要吃,食用时要煮熟蒸透。

4.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食用前要加热,以热透为准。

5.餐具应该严格消毒。烹调时,生熟食品用的炊具要分开;最好不要在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

6.搞好室内外卫生。清除垃圾,疏通污水沟,消灭苍蝇、蟑螂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媒介。

7.有病及时就医。如果出现上吐下泻等症状,切不可大意,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食源性疾病

夏季气温适合各种微生物繁殖,食物容易腐坏变质,我市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素主要以副溶血性弧菌、诺如病毒为代表的微生物为主。

预防小贴士

1.选择安全放心原料,不吃卫生隐患食物。

2.做好器具生熟标识,生熟食材分开存放。

3.减少生食或半生食,肉蛋奶鱼烧熟煮透。

4.进食完毕迅速冷却,冰箱并不完全保险。

5.注意通风防虫防鼠,保持手和环境清洁。

6.选择正规就餐场所,不吃路边流动摊点。

7.饮食清淡食不过量,保护肠道预防疾病。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全身性丘疹、水疱、结痂为特征。水痘在秋冬季高发。可通过直接空气飞沫经呼吸道和直接接触疱疹的疱浆而传染,目前正值春夏季节交替,气温波动较大,易在人群密集的场所进行传播并造成暴发流行。任何年龄均可感染,孕妇患水痘时可感染胎儿,形成先天性水痘综合征。

预防小贴士

1.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措施。建议12月龄以上水痘易感者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目前水痘疫苗属于第二类疫苗,由市民自愿自费接种。

2.日常室内多通风、勤洗手、常喝水、多运动、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3.水痘患者应尽早隔离,隔离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为止,但不少于14天。

流行性腮腺炎

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

得病后

应注意口腔清洁,清淡饮食,忌酸性食物,多饮水。

预防小贴士

1.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最佳手段。

2.合理正确的使用口罩。

3.隔离病人:早期隔离病人,隔离期一般认为应从起病到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约三周左右,被患者污染的饮、食具等需要煮沸消毒。

来源:中吴网综合江苏卫健委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hkw.com/wadzz/111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