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十人九胃病”,很多人都曾经遭遇过胃部不适,胃炎、胃溃疡更是常见的胃病。医院中医科负责人刘永秋从中医角度和大家聊聊胃部保养的相关知识。
问题一,哪些情况容易导致胃病的发生?刘永秋说:“我们从病因上分析,主要分四种情况,第一种寒邪客胃:外感寒邪,内伤于胃,导致胃气不和而痛。就是说着凉、受寒,或者是说食用过寒食物。第二种是饮食伤胃:饮食不节,过饥过饱,像是现在有的年轻人喜欢吃夜宵,还有减肥节食的,导致胃的工作不那么规律。第三种是肝气犯胃:忧思恼怒,情志失调,通俗来说是情绪原因影响脾胃消化,胃部循环受阻导致疼痛。第四种是脾胃虚弱:禀赋不足,脾胃受损。就说本身脾胃功能较弱,再加上平时饥饱失常或劳倦过度或久病脾胃受伤也会出现病痛。这四种病因可以单一出现,也可以几种病因掺杂在一起。而单一出现者,其临床症状比较单纯,也容易治。四种病因合并出现者,症状表现复杂,所以比较难治。”
问题二,如今,人们对于食物的品质和口感要求更高,为什么患病的人越来越多?刘永秋说:“总结起来说,就是不良的饮食习惯、情绪影响、抽烟酗酒、工作压力大、还有一小部分是药物副作用。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不能说是你胃疼了,随便吃个胃痛药就可以,我们结合一些检查手段,像是胃镜及病理组织学等检查,可见胃、十二指肠粘膜炎症、溃疡等病变,更有助于诊断。”
问题三,胃病也要根据病症和发病原因来治疗,不然疗效是否就不明显了?刘永秋说:“医院中医科对于胃病的诊治有成熟的方剂,辨证施治,像是第一种寒邪客胃,受寒导致胃痛的这些患者,就是胃病容易急性发作,主要是喜欢温热的食物,所以在治法上就是温胃散寒,止痛。成熟的方剂有良附丸;第二种饮食伤胃,这种暴饮暴食过饥过饱的,出现反酸胀气等症状,在治法上是消食导滞,和胃止痛,成熟的方剂有保和丸。第三种肝气犯胃,这样的患者会有胃脘胀痛,痛连两胁,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的症状,治法是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成熟的方药:柴胡疏肝散。第四种脾胃虚弱,这样的患者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的时候痛的厉害,吃上饭后能缓解,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通常还伴有大便溏薄等症状,治法是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方药:黄芪建中汤。”
问题四,如何查看脾胃是否健康?刘永秋说:“不光在看诊时,查看脾胃是否健康,脾胃不好的人,从外表上就能看出来口唇发白——一般来说是脾胃虚的表现;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红润的,干湿适度,润滑有光。口臭——脾开窍于口,脾虚人的口味淡、无胃口。口臭大多和脾胃消化能力不足,胃中积热有关。口水多——也是脾虚的征象,脾主运化水湿,脾虚水湿不化,人的口水就多,经常吐涎。睡觉时会流口水。面色萎黄、四肢乏力——经常疲倦,没精打采,往往也是脾气虚的表现。”
问题五,秋冬季节,为了养胃,在汤中添加中药,是否正确?刘永秋说:“中医学认为辨证是治疗疾病的前提,还是要根据不同的体质来添加,比如气虚体质的人常见气短声低、少气懒言、精神疲惫、体倦乏力,或有头晕、自汗的症状,可在烹制食物中适当选择加入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白扁豆、山药、西洋参、太子参等补气药,以增强补气强身的效果。血虚体质的人,则主要表现为面色淡白或萎黄,眼睑、口唇、指甲的颜色淡白,有头晕、眼花、两目干涩、心悸多梦、健忘、神疲乏力等症状,妇女可见月经量少、色淡、延期甚至闭经。这些人就适合食用当归、熟地、阿胶、白芍、何首乌、桂圆、桑椹、黑芝麻、大枣等具有养血补血作用的中药。气血充足,脾胃就强壮。”
问题六,中医讲怎么调理脾胃功能?刘永秋介绍,
1、饮食有规律。饮食调摄是保养脾胃的关键,因此,一日三餐,需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素食为主、荤索搭配,要常吃绿色蔬果,以满足消化需要和保持大便通畅。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的东西,生冷的食物也要少吃。
2、建议少吃多餐。一般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症状是吃一点点就会饱,稍微多吃一点就会胃胀,特别在晚上多吃的话,还会因为胃部滞胀而影响入睡。硬的、粘性大的食物不好消化,因而建议少吃。食物以软、松为主。入睡前两三个小时最好不要吃东西,否则容易影响入睡。
3、戒烟酒。胃病的人应该戒烟、酒、咖啡、浓茶、碳酸性饮品(汽水)、酸辣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都是最伤胃的。还有冷饮和雪糕也必须要戒,这对于任何人都是一个考验,特别是酷暑时节。平时可以经常喝牛奶,牛奶可以形成一层胃的保护膜,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喝一杯牛奶,再吃东西,是再好不过的。平时经常喝小米粥也可以养胃。
4、适当的锻炼。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以步代车,上下楼梯尽量少坐电梯,饭后去散步,早上应该进行慢跑等。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强人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
5、控制好情绪变化,切忌大喜大悲,保持良好的情绪等于保持良好的食欲。情感因素对食欲、消化、吸收都有很大影响。不良的情绪可影响食欲,引起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绪则有益于胃肠系统的正常活动。
6、注意冷暖。俗话说“十个胃病九个寒”,这的确是经验之谈,注意保暖十分重要。在冬季到来之际,有胃寒的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冷,同时还应少吃生冷瓜果等,可在早上服用一杯生姜红糖水,暖暖胃。
7、胃病是一种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内治好。治病良方就是靠“养”,急不来,只能从生活习惯的改良中获得。我们都需要一个好的胃,这些习惯的改变都是必需的。
问题七,有没有健脾益胃的保健操推荐给大家?刘永秋介绍,
体育运动对脾胃的养生保健可包括各种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登山、游泳等等。中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运动方式,坚持锻炼、持之以恒,对脾胃的养生保健很有益处。
平常可以揉足三里穴,也能起到健脾胃的作用,端坐,两手拇指按压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旋转按压30次。有条件的市民也采用艾灸,这对滋养脾胃,温补阳气非常有益。
第二个方法就是推胃经:两手拇指按于足三里穴处,沿胫骨外侧自上向下推至踝关节处,推30次。
问题八、哪些食物,适合脾胃不好的患者食用?刘永秋说,
现在非常热的一个话题是药食同源,其实有一定的道理。
山药既保养健康又有美容作用。但山药最好买铁棍山药,刺儿比较多比较硬的,蒸着吃炒着吃,或者熬粥喝都可以,它不热不燥,平补脾胃的效果非常好,为平补脾胃的良药。
薏苡仁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作用,而且特别容易消化吸收,是很好的食疗食物。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经常吃山药、大枣和薏苡仁,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如果将其一起煮粥,不仅可以预防胃炎、胃溃疡的复发,还可以减少患流感等传染病的概率。因此,非常适合脾胃虚弱之人食用。
编辑:于明洲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工作中,如有亮点,欢迎联系我们(电话、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