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位读者向我咨询,她说自己脾胃虚弱,常吃药调理,但效果却不是很好,问我是不是脾胃虚弱导致药物吸收变差?
脾胃不好的确会影响到药物吸收,但要看吃的是什么药。如果吃的是西药,一般不会影响到药物吸收,除非胃肠黏膜有严重损伤,但如果吃的是中药,就未必如此了。
服用中药时,如果脾胃虚弱,即便胃肠黏膜没有受损,也会影响药物吸收,特别是服用熟地、阿胶、山萸肉这类性质滋腻的中药。
吃药吸收效果差?
问题根源在这!
中医和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西医侧重结构,也长于结构,中医则侧重功能,也长于功能的调整。
很多身体不舒服的人,去医院做B超、CT检查或是核磁共振检查,什么问题都查不出来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比正常人差了一口“气”。
这个“气”是中医的概念,类似于身体的功能。功能受损的人,就好像一个人的胳膊腿齐全,却因为肌肉无力而跑不快。
脾主运化
健脾促吸收
中医的脾胃虚弱,并不是胃肠黏膜结构的缺失和损伤,而是胃肠黏膜的功能出了问题,具体来说,就是中医里脾所主的“运化”功能变差了。
换句话说,我们吃进的各种食物或者药物不能为身体利用,是中医的“气不足”、“运化不利”的结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虚不受补”。
通常,这种人不仅吸收不了滋腻的中药,甚至在用西医能量补充药时,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我曾见过一位因肠梗阻不能进食的病人,只能靠注射“脂肪乳”和“白蛋白”这类营养补充液维持生命。他在用营养补充液之前,虽然身体缺乏营养,但还能出去散步,输液之后却变得浑身无力,甚至卧床不起。
浑身无力、卧床不起,就是输进的营养超过了脾的运化能力,在加重身体负担的同时进一步损伤脾的结果。后来,这位病人用了一种有含有健脾药的中药制剂,病情才得以改观。
这2种药
补虚、健脾全兼顾
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我,中医里有没有兼顾补虚和健脾的药物?
确实有,中医“补虚第一方”——薯蓣丸就是兼顾了补虚和健脾,是“医圣”张仲景治疗“虚劳不足、风气百疾”的代表方剂。张仲景为了解决患者的吸收问题,足足用了30克山药。
▲山药之所以山药用量如此之大,就是因为山药不仅补肾,更能健脾,是一味自带“增强消化功能”的补药,可以帮助胃肠更好地吸收其他补益药。
再比如,钱乙所创制的七味白术丸,方中除了健脾助运的茯苓、白术,还特意加了能升举阳气的葛根。所谓“升阳”,就是通过提升阳气放大脾胃“运化”的力量。
▲葛根
由此可见,中医的健脾药是身体消化补药时必须借助的“工具”,无论是什么虚,只要是补虚,最好都要配合健脾药一起服用。
END
“养”春三月约“惠”季
全店满99-5;-10;-20茯苓山药葛根粉,原价55元/件活动价49元/件,买3赠1,券后每件仅需35.5元活动时间:3.30-4.5↓↓点击图片快速购买↓↓
策划编辑:十五子
图片来自网络,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如有健康疑问,可点击这里向我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养生好物!
有用请给我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