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吸收不良综合征治疗专科医院 >> 手术后吸收不良综合征常识 >> 小肠镜检查,怎么检查为什么要查

小肠镜检查,怎么检查为什么要查

 

#肠镜#

我们常说的肠镜检查,严格点说是大肠镜检查(或者说大肠镜检查)。肠镜检查包括大肠镜检查和小肠镜检查。因为常规做的少,所以很多人不知道还有小肠镜检查这个项目。今天科普一下。

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对机体的营养和能量代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小肠的长度长,腹腔位置游离,走向迂回重叠,长期以来一直缺乏有效的检查及治疗手段,被视为消化道的“黑暗大陆”。

小肠有4-6米长,关键位置不固定(相对于胃,十二指肠,结直肠而言),诊断小肠疾病相对就难。

年,日本学者山本博德在美国消化疾病周首次报道了双气囊小肠镜(doubleballoonenteroscope,DBE)的临床应用,年单气囊小肠镜(single-balloonenteroscope,SBE)也在日本问世,两者均由气囊辅助,使得内镜能被送达小肠深部,故又统称为气囊辅助式小肠镜(balloonassistedenteroscope,BAE)。

小肠镜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医生对小肠疾病的认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医院,不一定能做小肠镜检查。

哪些情况下需要做小肠镜检查?

1、潜在小肠出血(及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

2、疑似克罗恩病。

3、不明原因腹泻或蛋白丢失。

4、疑似吸收不良综合征(如乳糜泻等)。

5、疑似小肠肿瘤或增殖性病变。

6、不明原因小肠梗阻。

7、外科肠道手术后异常情况(如出血、梗阻等)。

8、临床相关检查提示小肠存在器质性病变可能。

9、已确诊的小肠病变(如克罗恩病、息肉、血管畸形等)治疗后复查。

10、小肠疾病的治疗:如小肠息肉切除术、小肠异物(如胶囊内镜等)取出术、小肠血管病变治疗术、小肠狭窄扩张术等。

11、困难结肠镜无法完成的全结肠检查。

12、手术后消化道解剖结构改变导致十二指肠镜无法完成的ERCP。

然而并非人人都能做小肠镜检查。

1、绝对禁忌证:

①严重心肺等器官功能障碍者;

②无法耐受或配合内镜检查者。

2、相对禁忌证:

①小肠梗阻无法完成肠道准备者;

②有多次腹部手术史者;

③孕妇;

④其他高风险状态或病变者(如中度以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大量腹水等);

⑤低龄儿童(12岁)。

(1)本文参考房静远、陈旻湖主编的《消化系统》。本文为科普文,如侵权,联系我删文!

(2)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hkw.com/wadzz/161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