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田地的故事——吸收不良的启示
小时候,每次家里灌溉田地时,只需要将田地上方的蓄水池闸门打开,水自然就会流向田地。这种事情很简单,也很好玩,因为可以到蓄水塘游泳,所以我小时候经常自告奋勇去干这事。
有一年,也是给田地灌水,我打开闸门后,就自个儿游泳玩水去了,没有理会水是否流到田里,过了一个多小时,父亲在远处叫喊我,问水为什么还没流到田里。
不可能呀,水闸早就打开了!
我和父亲顺着水流向下走,走了大约米的距离,发现渠道破了水流到渠道外面了,下面的渠道还是干的,田里自然就得不到灌溉了。
父亲狠狠地批评了我,说我做事马马虎虎,给田地浇水都不仔细!
很多时候,当我们按下了启动的按钮,但如果不注意中间的过程变化,事物最终的结果往往并不是我们所预期的那样。
之前讲到肾虚的问题,临床上的确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工作性质并不伤肾,也不熬夜,更没有房劳过度,为什么肾虚严重呢?
▼
-01-
金不生水导致的肾虚
我们吃的食物,通过口腔嚼碎,胃消化,小肠吸收,再通过脾上输到肺、肺将食物精微中清的部分向上、向外宣发,滋养皮肤和毛发,浊的部分向下敛降,最终滋养五脏六腑。因此,肾的营养物质来源,离不开肺的敛降。如果肺的敛降功能失常,那么肾的营养来源就会不足,就不能呈现出“金生水”(这里的金指肺脏,水指肾脏)。这好比灌溉田地,渠道出了问题,自然无法起到灌溉的作用。
这样的病人多吗?
多!而且相当多!
很多人平时喜欢吃花椒、辣椒等辛辣的食物,这些辛味入肺,增加了肺的宣发力度,食物精微中浊性的部分,不能下敛入五脏,反而上宣于头面,就会出现头面流油、脂溢性脱发、咽喉肿痛等症状,这些都是能量异常积蓄在上焦不能下达的表现。相对而言,下焦就显得亏虚了,女性患者常常表现为月经量少,经期腰酸背痛,冬天双腿发凉等。
很多人,尤其是男性朋友,喜欢酗酒,而酒味属辛,入肺经,饮酒之后,增加了肺的宣发力度,同样食物精微中浊性的部分也不能下敛入五脏,形成肺不生肾的状况,以致出现肾亏腰痛,性功能减退等症状。
这样的病人相当多,找中医就诊,常常被告知是肾虚,虽然服用补肾的药物,症状可以缓解,但过不了几天,病情依旧,其实这里面不是补肾的问题,而是肺不生肾的问题,调节好肺的敛降功能,才是治疗肾虚的根本办法,就好比灌溉,渠道出了问题,水是没办法流到田地的,修复渠道才是关键。
患者张某,女,30岁。月经量少已经三年,这三年来,月经量是逐年减少,目前每次经期只有两天,每次月经量只用两片卫生巾即可,经血颜色发黑,质地呈细碎斑片状,伴经期腰膝酸软,咽喉肿痛。平素头发出油很厉害,脱发也严重,间断性服用补肾药物治疗,没有明显好转,所以来我这寻求诊治。
照例我先切脉,发现她是右寸浮滑,右尺沉细,左关郁塞,这是典型的“金不生水”,治疗起来,当然是补肾敛肺,疏肝解郁。
我开了如下处方:
菟丝子12克补骨脂10克五味子5克覆盆子12克
黄芪30克柴胡10克当归15克鸡血藤30克
苦杏仁10克生枇杷叶15克生甘草8克
水煎内服,每日一剂,连服5天。
患者服用五剂后,腰酸好转,放屁连连,头发出油减轻。继续服用五剂后,停药3天来月经,月经量增加很多,经期也没有出现腰膝酸软的不适。我让她月经干净后,再服十剂,巩固疗效,平时也要戒掉辛辣之物,清淡饮食,半年后再见,她的月经已经恢复正常。
上述组方中,菟丝子、补骨脂、覆盆子都是补养肾精的良药;五味子、杏仁,枇杷叶能收敛肺气;黄芪、当归补养气血;柴胡疏肝解郁。这样搭配,既补养了虚损的肾精,又通过敛肺增加了肾精的来源,促进生水,肾精充足,自然气血旺盛,月经也就正常了。
这种治病思路,中医称为“虚则补其母”,通俗地说,就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解决来源的问题,才是治疗虚损性疾病的关键。否则单纯补肾,只能缓解当时状况,过一阵子,肾虚依旧。解决了来源问题,肾虚的状况才能彻底好转。
有一味中药叫白果,俗名又叫银杏、银杏仁、白果仁、灵眼、佛指柑、佛指甲、公孙树果仁。因其树叶形似鸭脚,所以又被称为鸭脚子、鸭脚果仁、鸭掌树果仁。它味甘、苦、涩,具有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等病症。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白果是营养丰富的高级滋补品,它含有粗蛋白、粗脂肪、还原糖、核蛋白、矿物质、粗纤维及多种维生素等成分。每克鲜白果中含蛋白质克,碳水化合物克,脂肪1.3克,此外还含有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及钙、磷、铁、硒、钾、镁等多种元素以及8种氨基酸,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保健价值。
我更看中的是它“促金生水”的功效。白果入肺、肾经,具有收敛肺气的作用,肺气下降后,能促进金生水,肾水得到补养,肾才不会亏。所以不要小看白果这味药物,它是促进金生水的佳品。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农村老人认为它是一种补药,因为服用之后,肾不虚了,腰不酸了,身体也强壮了。
▼三仁粥▼
我推荐一款食疗粥,叫三仁粥,配方及做法如下:
选上好白果仁5克、甜杏仁10克、胡桃仁10克、粳米50克。先将三仁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20分钟,再将粳米放人,煮至米熟,即可食用。喜欢甜味的,还可以加少量冰糖。
白果性味甘苦,敛肺气,定喘咳,还可止遗尿;甜杏仁润肺止咳;胡桃仁补肾固精、温肺定喘;粳米养胃调中。这款粥中的白果仁、杏仁均具有敛肺的作用,核桃仁有补肾的作用,三者搭配,对于肾精不足,腰膝酸软,虚火上炎的病人,非常适宜。
看似平淡,其实蕴含了既“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的思想,可谓标本兼治!
白果仁因具有小毒,所以不可生食,即使是熟食也不能过多,每次10-15粒为宜。如果不小心服用过多,出现腹痛腹泻的中毒症状,要及时就医。
除了肾康的问题是这样,还有没有其他脏腑也是如此呢?自然是有的,人体五脏,归属五行。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是大自然的五种基本构成要素,随着这五要素的盛衰,大自然也相应产生变化,不但影响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
《尚书·洪范》记述了周武王与箕子的对话:“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日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是对五行及其特性做了高度的概括,为了系统说明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人体脏腑的五行属性。
肝属木,主疏泄、主藏血,肝藏魂,为谋虑所出,开窍于目,肝主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声为呼,在液为泪。
心属火,主血脉,心藏神,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声为笑,在液为汗。
脾属土,主运化,布津液,主统血,主肌肉和四肢,脾藏意,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声为歌,在志为思。
肺属金,主气,司呼吸,主皮毛,主治节,主宣发肃降,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在声为哭,在志为悲。
肾属水,藏精,主生殖,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司二阴,开窍于耳,其华在发,在液为唾,在声为呻。
五行之间存在相生的关系,金能生水,水能生木,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这就好比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有了这个循环,人体脏腑的能量才能循环往复,如果一个环节出现了障碍,这个循环就会被打破,以致出现病理变化。上面谈到肾虚的问题是因为肺不生肾,也就是金不生水,临床中除了金不生水的病机外,还有“水不生木”“木不生火”“火不生土”“土不生金”,这都是一类的疾病,看似不相关,其实都是一个理。
-02-
水不生木导致的肝虚
金不生水会导致肾虚,水不生木则会导致肝虚!
临床上我经常碰到肝火较重的病人,患者心情不好,脾气急躁,遇事稍稍不顺,则怒火中烧,这都是肝虚的缘故。很多人会问,肝火都如此亢盛了,怎么还肝虚?
这里的肝虚,不是肝阳虚,而是肝阴虚,中医认为“肝脏体阴而用阳”,也就是说肝脏以阴血为基础,以肝火为表现形式。肝脏阴血不足,不能抑制肝阳,所以才肝火亢盛。
这就好比是一个跷跷板,一头是肝阴,一头是肝阳,两者应该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假如一头轻了,另一头自然会下沉,就显得过重了!
在肝阴虚的背后,其实还是肾水不足,水不足,不能滋养肝脏,所以肝脏就容易化火了。这好比自然界中,长期不下雨,土地干燥,树木得不到水分的滋养,出现枯萎一样。人体内如果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肝脏阴血亏虚,自然也会出现肝阳上亢,阳气过剩。
因此,治疗肝阳上亢、肝火重的病人,治疗重点不是清肝火,而是补肾水,肾水足了,肝火想亢也亢不起来,这就是中医里面常说的“滋水涵木法”。
在人体,肾水不足,肝阳上亢,最常见的症状是眼睛干涩,视物模糊。这样的病人很多,到医院找西医看病,眼科常规检查大多没啥问题,治疗上也只能局部用一些眼药水,疗效一般。其实只要补补肾水,清清肝火,自然就好了。看看明目地黄丸的配方: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枸杞子、菊花、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前面六味药,是六味地黄丸的配方,后面枸杞子补肾养肝,白芍、当归养血柔肝,菊花、蒺藜清肝,石决明镇肝。整个方子就是以补肾水为主,佐以养肝、柔肝、清肝、镇肝之品,这样肝阴得到补养,肝阳上亢得到抑制,肝火得到清泻,自然能起到明目的效果。读懂了这个处方,你就会发现,眼病治肾,原来是这个道理。
很多人要加班熬夜,长时间用眼会造成眼睛干涩、视物模糊,这时如果用上一小把枸杞子,加上五六朵杭菊花,泡一杯枸杞菊花茶,慢慢品用,就可以缓解眼睛的不适。这里面枸杞子性温,平补肝肾,菊花清肝养肝,两者结合,清中有补,补中有泻,而且药性寒热搭配,不寒也不燥,非常适宜用眼过度的人群。体格偏胖的患者,还可以加少许山楂和冰糖,既能消脂减肥,又能改善口感。
▼枸杞菊花茶▼
-03-
木不生火导致的心火亢盛
人体五脏循环,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肾水不能滋养肝木,会出现肝火亢盛,同样如果肝木不能补养心血,心脏也会出现问题。
肝藏血,肝脏为心脏提供阴血,心脏的功能才能正常,如果肝脏自身藏血不足,出现肝阳上亢,自然也会导致心血不足,心火过亢,人就会心烦气躁,失眠多梦,甚者口舌生疮,小便短少而黄。清心火,利小便是治其标,养肝血才是治其本。而肝血的充盈与肾水不足有很大关系。因此,补肾水即能养肝,养肝即能补心血,补心血则亢盛的心火自然变弱。
这就好似传送带一样,环环相扣,相互关联。如果我们不懂得相生的道理,治病时只看到眼前的东西,不知道疾病产生的原因,不会从源头上掌控疾病,就会永远追在疾病的屁股后面跑,不会取得主动权。
因此对于心火亢盛的最佳治疗方法,不是清心火,而是“清上补下”,即清心火、补肾水、养肝阴,这样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患者刘某,女,45岁,心烦、失眠一年。患者这一年来心烦失眠,多方诊治,有人告知是心火亢盛,也有人告知是内分泌失调。治疗思路大多以清心泻火,养心安神为主,疗效并不尽如人意,病情长期反复,后经人介绍,来我这边诊治。患者舌质红,苔少,左寸浮数,左尺细软,诊断为肝肾阴虚,虚火上炎,重用女贞子、旱莲草,配以清心安神之品,患者服用一周后康复。
对于因为肝不养心所致的心火亢盛,在清心火的同时,需要补养心之阴,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除了服用汤剂外,也可速用中成药,如天主补心丸,心火较重时,可选用朱砂安神片。
日常生活中,还可以运用一些简单的保健食疗方法,比如用莲心泡茶喝,效果就很好。
别小看这味药,在《温病条辨》中写道:“莲心,由心走肾,能使心火下通于肾,又回环上升,能使肾水上潮于心。
因此其清心火之力,除了本身的苦寒之外,还有引肾水上达济心火的作用,故而交通心肾,清心去热,治疗心烦口渴,目赤肿痛。但因为此药味苦,性寒,容易损伤脾胃,不宜久服。
莲子心很苦,可能有些人不习惯服用,对于心火亢盛,失眠多梦的病人,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用灯心草煮水喝。灯心草利水通淋,清心降火,可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尿少涩痛,湿热黄疸,心烦不寐,小儿夜啼,喉痹,口舌生疮等。因为它的气味淡,不苦,所以对于心火亢盛,晚上爱哭闹的小孩儿尤为适用。
木不生火,导致心血不足,心火亢盛,除了上述药物治疗外,饮食上可以用酸枣仁柏子仁炖猪心,来补养心脏之阴,此法虽然简单,但疗效却很好。
原料:酸枣仁20克,柏子仁20克,猪心1个
制法:将猪心洗净,刀切一小口,将酸枣仁、柏子仁放入猪心内,用线扎紧,放入砂锅,加水炖,以猪心炖烂为度。加入食盐、鸡精等调味。
食用方法:吃肉喝汤,每周2-3次。
功效: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此药膳用于心血虚、心阴虚引起的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同时可以改善肠燥便秘。
也许大家会问,这只是针对心脏而设立的药膳,是“授人以鱼”,有没有“授人以渔”的办法呢?当然有了,只要从肾、肝、心三个脏器同时入手,就能解决问题。
比如,平常用枸杞子、菊花、丹参三样泡茶喝,枸杞子补肾,菊花清肝养肝,丹参养血活血,这三样搭配就能解决“木不生火”的问题。
-04-
火不生土导致的脾胃不足
前面讲了木不生火,会出现心血不足。同样的道理,火不生土,心火不能温养胃土,就会出现胃的腐熟功能减退、消化功能减弱,甚至朝食暮吐,完谷不化的症状。
胃的消化功能在中医里概括为“腐熟水谷”,腐熟水谷需要热量,没有热量是没法腐熟的,而热量来源于心,这就和土地得不到太阳照射时是阴冷的意思一样。人体心脏如果火力不够,心气虚寒,心阳不振,就会出现胃阳虚,胃的腐熟功能减退,这就是火不生土了。
这里的“腐熟水谷”可能不好理解,我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小时候家里养猪,每天都需要饲料,于是母亲就采许多野菜回来喂猪,但这些野菜不可能一天吃完,也不可能每天都有时间去采,怎么办呢?
母亲买来一口大缸,将一半的野菜放入缸中,另外一半煮熟,然后将煮熟的野菜趁热倒入缸中,覆盖在生的野菜上面。这样过不了几天,下面的生菜就会被腐熟,喂猪时弄一些腐熟的野菜,配上一些米糠,加水调和,猪吃得美滋滋的。如果没有上面半缸热烫的熟菜,只是一满缸生的野菜,那放置一段时间就会腐烂,猪吃了就会中毒。
在人体,如果胃中没有热量,吃生冷食物,就无法腐熟,时间一长,食物在胃中腐烂、发酵,人就会感到腹胀,打嗝,胃难受,没有饥饿感。
患者李某,男,42岁,食欲减退半年。半年来,时常没有饥饿感,胃中总是觉得饱胀,服用健胃消食片、保和丸等类药物,也只能稍稍缓解病情,西医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规律疗程用药后,病情未能好转,故寻求中医治疗。就诊时面色偏黄,精神倦怠,舌质胖嫩,舌苔白,切脉:右关郁涩而迟,左寸沉细。
这位患者,在我这里通过温心阳为主的治疗,配合健脾开胃的药物很快就痊愈了。
有人会疑惑,胃土虚寒为什么从心入手,直接补火,而不是从胃入手呢?
这里面体现的就是“治病必求于本”的思想,说通俗一点,就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的问题。中医有个说法,叫“虚则补其母,实则污其子”。相对于胃而言,心为母脏,胃为子脏。胃阳不足,当然要补其母,也就是补心火,温养心阳。
如果你继续思考下去,可能还会问,为什么要补心火而不是补肝火?心火不足,肝是心的母脏,虚则补其母,补肝就可以补心了吗?
临床上思考问题就是这样的,肝气郁结的病人,也会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减退,肝主疏泄,疏泄不畅通,人体内该运行、该通畅的地方,就会不通畅,就会生病。中医看病,其实是在寻找五脏之间,哪个脏器出现了问题,导致了五脏相生过程出现障碍,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找到了头,知道了疾病产生以及传播的规律,一切都好办了。
-05-
土不生金导致的肺气不足
脾属土,肺属金,脾脏能将食物中的精微物质传输给肺,为肺提供能量。如果脾虚,不能为肺提供精微物质,肺脏功能就会减退,抵抗力就会变弱,引发频繁的咳嗽。许多小孩稍稍不注意,就会感冒咳嗽,反复治疗,总也好不彻底。其实这里面就存在“土不生金”,肺金不足的情况。
一个6岁男孩,反复咳嗽、鼻塞三年。平常稍稍受寒或者吃了生冷的食物,立即发作,活动后感到呼吸急促,气喘。经过反复的抗生素治疗,病情时好时坏,平常食欲不佳,大便稀溏。舌体胖大,舌边齿痕。切脉六脉虚细,右寸虚细弱绝。
从病史及诊断资料来看,这孩子是脾肺气虚,精血不足。治疗上当以调理脾肺为先,脾肺功能恢复了,抵抗力自然就强了,也就不会天天感冒,天天咳嗽了。
我让孩子喝了几剂中药,咳嗽好了,然后再让他喝牛肉玉屏风汤增强体质。
黄芪20克、白术15克、防风15克,这三味药加水煎煮30分钟,取得0毫升药汁,然后加入切成丁的牛肉克,小火慢慢煨,以牛肉酥烂为度,调味后,分三天吃完。连续食用一段时间,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神农本草经》是中药学的经典,书中对黄芪功效描述为:“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疾,五痔,鼠痿,补虚,小儿百病。”这里面的“补虚,小儿百病”,说的就是通过补气,主要是补肺气,来提高抵抗力。
牛肉玉屏风汤中的黄芪为补气佳品,直接补肺气,可谓“授人以鱼”;白术健脾,提高脾生肺的能力,按照中医的说法,叫“培土生金”,也就是通过健脾来补肺,针对肺而言,算是“授人以渔”了。两者相结合,可谓标本兼治。但两者虽能补益脾肺,其性却缓,药物在体内运行太慢,所以还要辅之以防风,利用防风的硫散之力,将黄芪的补力充分发挥出来,所以说黄芪得防风而补力更大。三者相配伍,成为经典配方,即玉屏风散。现代的研究结果表明:此方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的功效,又有中成药中的“丙种球蛋白”美称。
牛肉入脾、胃经,古有“牛肉补气,功同黄芪”之说。其具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效。适用于中气下陷、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脾虚面黄之人。
玉屏风散配牛肉,可谓健脾益胃、补肺益气之佳品,加上作料后,味道鲜美,并无异味,对于体虚的孩子,尤为适宜。
▼牛肉▼
▼
五脏之间相互资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人体才能健康。但是不是说只要能相生就健康呢?这也不一定,我们可以借用前面所讲的水生木的情况来谈。
如果将火重的肝脏比作干涸的田地,蓄水塘比作肾水,只有蓄水塘的水流到了田地,田地的干涸才能缓解。同样的道理,只有肾水上升,进入了肝脏,补养了肝阴,肝脏才能柔和,不会出现阳气亢盛。
好了,我们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一起分享生活的点滴
孙教授团队
节目音频来源:喜马拉雅FM“非实力派学术男”
选自《任之堂医理悟真记》,作者:余浩
扫描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