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因工作忙碌,精神压力大,加上经常的交际应酬,使得三餐要保持正常规律,是件不容易的事,因此许多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肠胃的小毛病。
你有过“消化不良”吗?经常听见有人抱怨:“我早晨起来根本没有饿的感觉,一日三餐像完成任务一样,到了吃饭时间就吃,吃一点儿就感觉饱了,好像吃下去的东西不消化,一直呆在胃里不动。”其实这就是早饱的表现。所谓“早饱”是指所吃的食物量少于正常进食量就产生“饱”的感觉,甚至有腹胀、胃返酸的感觉,即我们常常叫做的“消化不良”。
那么,怎么会产生“早饱”呢?是因为近端胃容纳及贮存食物的功能下降,不能在进食后正常舒张,患者就会出现饱胀的感觉,通常还会伴有嗳气,腹胀,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
健康的人也会有胃不舒服、消化不良的时候,主要是由于暴饮暴食或吸烟过量所致。近年来因压力太大,疲劳过度或睡眠不足而致的例子也不少。上述原因所造成的胃不舒服及消化不良,都算是暂时性的,不必特别担心。另外,体型较瘦的人比较容易有胃不舒服或消化不良的症状,这是受先天体质的影响;必须从根本着手治疗,饮食上要多加注意,摄取营养价值高且容易消化的食物。
当发生消化不良,应做到以下几点1、应暂停进食,实行“饥饿疗法”
禁食一餐或两餐酌情而定。禁食期间可根据口渴情况饮用淡盐开水,以及时补充水和盐份,也可饮用糖+盐水,因为糖可迅速吸收,不至增加胃肠负担。如无需完全禁食时,则减量进食,或只吃易消化的粥类加点开胃小菜。这样使胃肠感觉轻松舒适,消化不良易于矫正。
2、适当使用助消化药物,一般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应用。
3、较轻微的消化不良,或仅仅是一时性过饱,可采用饭后散步,腹部轻柔按摩、参加体育运动,增强身体热量的消耗,尽快消除消化不良现象。
4、精神紧张,会引起消化道症状,消化道症状重了以后又会影响睡眠,生活规律,这些都是相互作用的。因此进餐时要讲究心理卫生,愉快进餐可使消化腺分泌、消化功能增强。相反,进餐时情绪不佳,可抑制消化腺分泌,消化道蠕动,导致消化功能下降。
消化不良在饮食上要注意:1.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4.规律饮食: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5.定时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6.温度适宜: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
7.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8.饮水择时: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9.注意防寒: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