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因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长期吃零食、小食品等,会使一些孩子偏食、挑食;导致一些微量元素缺乏,严重的影响着儿童的生长发育。营养性贫血就是儿童常见“四病”之一。
儿童营养性贫血
营养性贫血是指:小儿体内缺乏某些造血的必需物质而产生的疾病,这些物质如维生素B12、叶酸、铁元素等。
营养性贫血起病较缓慢,多见于婴幼儿,常见的症状主要有面部轻度水肿,虚胖,肤色蜡黄,头发稀疏而黄,活动时容易出现无力,不喜欢吃东西,恶心,肚子胀,拉肚子等;
部分小儿会出现舌头痛,没有舌苔(镜面舌),还可出现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表情呆滞,对外界反应迟钝,智力及动作发育比同龄小儿差;严重的会有皮肤出现血点、肢体不规则抽动等。
小儿在出现上述症状时,医院就诊,确诊疾病,在正确用药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可以采用药膳食疗进行辅助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诊断贫血的标准
新生儿:血红蛋白低于g/L
6个月—6岁:血红蛋白低于g/L
6岁—14岁:血红蛋白低于g/L
儿童营养性贫血的原因
1.铁摄入不足
一些父母疼爱孩子,每天给孩子的饮食中充斥各种各样的奶制品,比如牛奶、酸奶、奶油蛋糕,但孩子还是患上缺铁性贫血了。
实际上,牛奶中铁的含量非常少,一般而言,每毫升牛奶仅含铁0.1~0.5毫克,而幼儿每天需要的铁含量为12毫克。
另外,母乳含铁量也很低,克母乳含铁量一般不超过0.5毫克。因此,纯母乳喂养时间越长,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就越大。
人体所需的维生素B12主要由食物中摄取,动物性食物如肉类、肝、肾、海产品及禽蛋类含维生素B12较多,而植物性食物几乎不含有此种维生素。
如母亲长期素食,缺乏动物性食物时,乳汁中维生素B12含量极少,婴儿单纯母乳喂养而不添加辅食,不仅会导致缺铁性贫血,也容易发生维生素B12缺乏,从而导致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2.较大儿童长期偏食
儿童多吃高蛋白的食物未必就等于营养好,新鲜蔬菜和水果吃得少也容易引起贫血。
因为蔬菜中富含叶酸,而叶酸的缺乏,可引起骨髓里的红细胞发育不成熟,导致释放到血液中的红细胞存活寿命短,因而发生营养性贫血。
因此,儿童摄入的营养应均衡、适量。平时应让孩子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特别是富含叶酸的食物,如:豆类、绿叶蔬菜、粗粮以及新鲜水果等。
3.丢失过多或吸收障碍
一些患儿由于过敏、感染等种种原因出现腹泻、消化道出血,使得铁的排出过多,甚至超过食物中的铁的摄入而致缺铁;此外,肠息肉、膈疝、钩虫及肠道手术也是导致缺铁及维生素B12的常见病因。
慢性腹泻可影响铁的吸收,影响维生素B12的贮存,增加铁的排泄,反复感染可增加铁的消耗,影响铁的利用。
4.铁需要量增加
婴儿期生长发育较快,3~5个月时体重为出生体重的2~3倍,早产儿体重增加更快。
随体重增加血容量也增加较快,如不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婴幼儿尤其早产儿很易缺铁。
生长发育越快,维生素B12需要量越多,如摄入量不足,则较易缺乏。
食疗
小儿营养性贫血的药膳食疗原则就是增强小儿脾胃功能,益气养血、滋补肝肾。对于脾胃虚弱型营养性贫血,推荐豆腐鲫鱼汤!
鲫鱼豆腐汤是一道营养丰富的汤品,有很好的滋补食疗作用,口味咸鲜可口。
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味甘、平、温,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湿利水、补虚赢、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
鲫鱼所含的蛋白质质优、齐全、易于消化吸收,豆腐亦富有营养,含铁、钙、磷及较高的蛋白质,两者搭配可以益气养血、健脾宽中,有健胃、清热,降火的功效。
:豆腐、鲫鱼、葱、姜、蒜;
:
1.先在锅内加少许食用油,用葱、姜、蒜炝锅;
2.将去鳞、去内脏的鲫鱼放入锅中,待双面略微焦黄时,加入三碗水(约ml),水面没过鲫鱼,撇去上层浮沫,放入胡萝ト(也可加入少许胡椒),盖上锅盖,煮5分钟;
3.再加入鲜豆腐,放入少许食盐调味,再煮15分钟。
:
1.豆腐味甘咸性寒,能宽中益气,调和脾胃,消除胀满;
2.鲫鱼味甘性温,能开脾健胃,增进食欲,消水肿;
注意:鲫鱼刺比较多,可以只给孩子喝鱼汤,鱼肉注意剔刺。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