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五一”小长假就要结束了
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
孩子的假期安排是什么?
假期临近尾声
很多家长都面临这样的问题:
长假期间孩子往往处于
轻松的状态和玩乐的过程中
明天就要正常上学了
却不能把孩子从这种生活里拉出来
这该怎么办?
这里有几条收心小妙招
帮助孩子调整状态
一起来看吧!
怎么面对“开学前再最后玩一下”的要求?
每到假期接近尾声,很多孩子都会跟家长提出要求:“再带我痛快玩一天,我痛快够了,开学肯定就能好好学了。”对于这个问题,事实往往是:疯玩之后,孩子往往更加“入不了境”。
小学和初中的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都很有限。如果快开学了家长还带孩子疯玩,往往心撒出去再收就更难了。最好让孩子规律作息。
如果孩子想玩,就让他自己制定时间计划。保证孩子合理的“玩的时间”之后,再计划“学的时间”,这样的沟通方式,孩子比较容易接受。而通过定计划,可以督促孩子自我管理,养成好习惯。
孩子轻松久了,受不了学习的“苦”怎么办?
除了做好学与玩的规划,家长还要试着和他们谈谈一个关于学习的“真相”:学习有时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父母让孩子快乐成长是正确的,但是学习过程往往是辛苦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并不意味着孩子课外不需要复习、不需要刻苦学习。
大部分孩子都很难将学习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优秀学习成绩的取得,需要孩子在别人玩游戏的时候,在别人看电影的时候,静下心来学习。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有一个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努力付出。
快乐是体现在学习的结果上,当孩子取得优秀的成绩,辛苦的努力得到回报时,学习的快乐才会显现出来。
1
家长以身作则
家长希望孩子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不再松松散散,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
如果家长自己仍处在松懈的假期生活中,没有规律,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家庭气氛回到有规律的状态中,孩子更容易“进入角色”。
有的家长会说:我不是老师,不懂教育。收心太麻烦了,老师比我更懂教育,等开学了老师一教,孩子自然就有状态了。其实,孩子的成绩,除了靠老师教、自己努力,家长日常的监督与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也是影响孩子成绩的重要因素。
2
循序渐进恢复良好生活习惯
家长今天可逐渐减少孩子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和次数,比如孩子假期每天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有1个小时甚至更多,今天要逐渐把时长减少,同时也增加一点孩子学习的时间。
一些孩子上课懒散,不愿意按时作息,不愿意认真完成作业,表面看是假期懈怠造成的,根源其实是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思维观念导致的。了解了这一点就会明白,孩子不是到了学校就会自然改变,关键还是在于平时就要培养起良好的习惯。
3
与孩子一起回顾假期生活
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把假期生活“倒电影”式地回放一遍,对照假期计划,看哪些已经完成,哪些尚未完成。
可以一起分享下收获和遗憾(读书、旅行、休息、娱乐、交往等各方面),并及时总结经验或分析原因。
4
调整睡眠作息时间
帮孩子恢复到日常的生活作息,在孩子准备睡觉前,不要让孩子看电视或者玩游戏,否则孩子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不利于尽快入睡。5
蔬菜水果可调食欲
小长假期间难免大餐较多,但由于孩子消化吸收能力有限,不但会出现食欲减退,有的还会出现消化不良。
今天要减少孩子零食的摄入,鼓励孩子多吃些清淡的蔬菜、水果。6
注意心理调节
对孩子来说,假期与上学之间最难熬的是心理。由于假期里比较自由,加上旅游的兴奋,很多孩子便对重新上学产生不安情绪。
家长应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