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一旦过了60岁以后,就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因为这个时候身体已经步入衰老阶段,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都会下降,俗话说:“养生就是养命”很多人为了延年益寿,日常很注重养生。
衰老,是每个人的一生之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衰老的进程也会不断加快,人上了年纪后,经常会发现腿脚不利索、记忆力变差、精力也大不如前了,这些都是衰老的体现。其实变老并不可怕,人都会从年轻慢慢步入老年,重要的是要学会抗衰老,毕竟年龄只是个数字,生命的真谛是要活得有质量。
长寿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随着现在的生活条件大大提高了同时,大家的养生意识也越来越强了,开始更注重于身体健康,如何能延年益寿了。
“老泄残精,阳衰福尽”,是什么意思?古人有句话说:“老泄残精,阳衰福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人到了老年,需求消耗太多的精气,身体就简略吃不消而影响寿数。这里说的精气其实就是指阳气,残精是指残存的阳气。换言之,当体内的阳气衰弱了,人的寿数也将到头了。
中医里,咱们常常会提到“阳气”,乃至用阳寿也代表寿命,那么为何阳气对人体如此重要呢?
其实,阳气对咱们的身体有三大效果,即固护体表,防御外邪;生理之火,温养诸脏以及营养物质,阳所化。
那么这些详细所指的是什么意思呢?
“固护体表,防护外邪”,即阳气能够固表而卫外,因为阳气能够温养全身的组/织和器/官,具有坚持生/理以及固护/体/表的效果,能够为抵挡外/邪提供屏障,假如阳气缺乏,就简略使邪气乘虚而入对机体形成损害。
“生理之火,温养诸脏”,即阳气是万物成长的根本,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源泉和动力,
“营养物质,阳气所化”,即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也是化生物质之源,人体的基础物质都依赖于阳气的气化和温煦,才能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被人体吸收。
那么,老年人该如何去保护自己的身体呢?
研究发现:55~65岁是“长寿关键期”!“五十知天命”这句话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个年龄段的人群经历过了生活的沉淀,也有了较多的阅历。但这个时候,身体却很容易亮红灯,可以说这个阶段是长寿的关键期。
《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指出,55~65岁是中老年过渡的时期,这个时候的身体情况可决定未来的健康道路。
研究人员对多个种族的中年妇女进行了20年的跟踪随访,结果发现,在55岁时约有20%的女性会有临床意义上的健康水平重大下降。
55岁左右,女性正处于更年期,身上会有情绪不稳定、睡眠不好、血压不稳定等问题;
男性身上则会有食欲不振、抑郁、沮丧等生理现象,这些症状容易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早在年,《自然医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就指出,人的衰老并不是匀速进行的,而是在4岁、60岁、78岁时有重大转折点。
人在60岁时,身体内的激素活性、结合功能以及血液通路相关蛋白变化最为剧烈,这意味着身体正式进入衰老阶段,表现为行动迟缓、记忆力减退等。
所以说,这个阶段一定要多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