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广朴止泻口服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肖东霞1,张子才2,孙继娜3
(医院,广东东莞)
目的探讨小儿广朴止泻口服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年6月~年6医院接受治疗的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广朴止泻口服液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病程不良反应情况、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情况和治疗效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患者完全康复的时间为(6.0±1.7)d,对照组为(7.6±1.9)d,观察组患者见效明显较快,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为61.67%,对照组的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为33.93%,观察组转阴率明显较高,效果显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1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更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者采用小儿广朴止泻口服液进行治疗后,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抗原转阴明显提高,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小儿广朴止泻口服液;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轮状病毒是引发小儿疾病的一种常见病原菌,轮状病毒长活跃于秋冬季节。目前临床对此病毒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1-2]。为探讨小儿广朴止泻口服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效果,特选取年6月~年6医院接受治疗的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年6月~年6医院接受治疗的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对照组56例,观察组男32例,女28例;发病年龄3~31个月,5~7个月20例,8~13个月21例,14~31个月19例,病程为1~4d,平均2.6d,其他病症,脱水19例,腹胀22例,发热10例,咳嗽9例;对照组男30例,女26例;发病年龄3~31个月,其中3~7个月18例,8~13个月20例,14~31个18例,病程为1~4d,平均2.6d,其他病症,脱水17例,腹胀21例,发热10例,咳嗽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病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均符合轮状病毒性肠炎诊断标准[3]。纳入标准:①符
合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相关标准。②年龄为3~31个月。③患儿家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没有按照医嘱进行服药,不能对疗效者进行很好的判断。②患儿服药较为困难,且不能随访者。③患儿有休克、昏迷等症状。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采用常规抗病毒药物和静脉补液进行治疗,纠正患者体内的酸中毒症状,调节肠道内的细菌群,采用蒙脱石散对患者的肠道黏膜进行保护。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儿广朴止泻口服液(长春远大国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进行治疗,病程为3~7个月的患儿每次剂量5mL,每日服用3次;8~13个月的患儿每次剂量5mL,每日服用4次,14~31个月的患儿每次剂量10mL,每日服用3次。3d为1个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儿病程及不良反应情况、患儿的腹泻次数、大便情况、发热、呕吐等症状,观察分析两组患者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情况及治疗效果情况。疗效判断标准:显效:患儿进行治疗3d后粪便的性状恢复至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患儿进行治疗3d后粪便性状和次数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患儿进行治疗3d后粪便性状、次数和临床症状没有好转情况或恶化。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χ—±s)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病程、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比较两组患儿均无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患儿的完全康复时间为(6.0±1.7)d,对照组为(7.6±1.9)d,观察组患儿见效明显较快,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P<0.05);观察组患儿
的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为61.67%,对照组的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为33.93%,观察组转阴率明显较高,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P<0.05)。见表1。
3讨论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一种小儿常见肠道疾病,同时也是一种传染疾病,主要的感染群体为6个月~2岁的小儿,引发轮状病毒感染的原因有多种,其感染的感染机制大同小异[4-5]:小儿被轮状病毒感染后,病毒通过寄主吸收营养,在细胞内进行复制,从而引发肠道内的肠微绒毛变短和消失,使得正常细胞进一步
坏死而脱落,正常细胞数量减少,被其他细胞取代,使得小肠吸收面积减少,其中水和电解质吸收功能出现障碍,进一步形成腹泻[6-7]。肠道上皮细胞发育不成熟,各种酶的活性较低,其中双糖酶中的乳糖酶的低活性使得肠道内的双糖分解功能障碍[7-8]。双糖没有正常分解,反而被细菌分解形成有机酸,肠道的渗透压增加,引发水和电解质进一步丢失,从而使得腹泻进一步加剧。小儿腹泻是一种小儿易患疾病,其发病原因有许多种[9]。小儿腹泻经过相关的研究表明,其引发的主要原因是小儿的消化系统没有发育完全小儿腹泻的发病症状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不同地域和不同季节的发病情况差异较大[10-12]。
中医学认为轮状病毒性肠炎是一种湿热泄泻疾病,主要病因是受到湿热之邪影响,使得小儿形成蕴结脾胃,脾胃等器官功能失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浊相平,下注大肠,传化失司,水反为湿,谷反为滞,而致挟热下注,水泻不比。治疗主旨为清热利湿,安肠止泻[13-15]。小儿广朴止泻口服液主要成分为广藿香、茯苓、车前草、陈皮、苍术、泽泻、厚朴(姜制)、六神曲等,其中苍术和藿香具有化湿脾胃,解痉,促进胃液分泌等功效;泽泻、茯
苓和车前草具有健脾胃、止泻等功效;陈皮、厚朴和六神曲具有顺气,消胀,促进消化等功效。几种药物联合使用能调理小儿肠胃,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对于小儿腹泻有良好的疗效。本研究为探讨小儿广朴止泻口服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效果,医院接受治疗的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6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儿广朴止泻口服液进行治疗,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患者见效较快,临床疗效明显。
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白癜风的偏方有哪些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