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轻男性血肌酐不明原因升高,轻度高钙血症,无高钙尿症。肾脏超声检查提示肾钙质沉着症,但肾活检和腹部CT未见钙化,究竟是为何?
01
病例资料
患者男,26岁,因不明原因血肌酐升高(4mg/dL)入院。患者主诉运动前服用肌酸补充剂和布洛芬mg。此外,患者还定期补充蛋白粉。两年前,参加体育比赛体格检查时发现血肌酐升高(1.87mg/dL,基线水平1.4mg/dL),蛋白尿(2+),无血尿。超声显示肾脏大小正常,髓质回声增强,提示肾髓质钙质沉着。肾活检显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严重间质纤维化和轻度动脉硬化。
患者无肾脏病家族史。无过敏反应,否认有吸烟、喝酒、服用合成代谢类固醇或处方药。体格检查显示患者肥胖(体重指数32kg/m2)、高血压(/93mmHg)。尿液分析显示蛋白尿,尿蛋白排泄量mg/dL,镜检显示红细胞2-3个/高倍视野,白细胞6-10个/高倍视野,偶可见颗粒管型。实验室检查结果见表1。
表1实验室检查结果;A1M:α1-微球蛋白;ANA:抗核抗体;iPTH:完整甲状旁腺激素;ND:未检测到;RBP:视黄醇结合蛋白
胸部X线显示心脏轮廓和肺血管正常。重复超声检查显示肾脏缩小,皮质和肾椎体高回声,符合肾髓质钙质沉着特点(图1),但CT结果无明显异常。
图1右肾超声显示髓质高回声提示肾髓质钙质沉着
02
肾钙质沉着症的诊断难点是什么?
肾钙质沉着症指磷酸钙和/或草酸钙在肾脏大量沉积,主要累及肾间质,98%的患者可见肾髓质钙化。典型临床表现为高钙尿症伴或不伴高钙血症。高钙血症和高钙尿症并存一般见于全身性疾病,如原发性甲旁亢,结节病,维生素D过多症和乳碱综合征。高钙尿症不伴高钙血症主要见于可引起肾脏钙代谢紊乱的疾病,如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髓质海绵肾和遗传性肾小管病(如Dent病)。该患者诊断的难点在于血肌酐升高原因不明,有轻度高钙血症,无高钙尿症。肾脏超声检查提示肾钙质沉着症,但肾活检和腹部CT未见钙化。
活体肾活检的肾钙质沉着症发生率非常低(0.4%),尸体研究显示,肾钙质沉着症光镜下有2种组织病变。恶性肿瘤,甲旁亢,结节病,Dent病或parcelin1突变引起的高钙血症或高钙尿症组为细颗粒状或块状钙沉积。高尿磷组(儿童肾病综合征和遗传性肾磷排泄异常)为贝壳状或球状沉积,就像是以磷为核心外包磷酸钙。两组患者皮质和髓质均可见钙化。
该患者患有维生素D缺乏症伴高钙血症,无高钙尿症或高尿磷。高钙尿症是肾钙质沉着症和Dent病肾功能恶化钙排泄受限前的一个显著特征。根据CKD-EPI公式,该患者估计肾小球滤过率为44mL/min/1.73m2,既往存在CKD,可能是导致尿钙排泄量低的原因。肾脏超声检查因其具有无辐射,易操作等优势,是初步诊断的首选方法。MRI检测钙化的敏感性较低。据研究报道,单一使用超声检查的敏感性为85%-90%,而CT的敏感性为81%-86%。CT联合超声检查的敏感性(92%)和特异性(89%)较高,但CT与超声检查结果一致性较低,使得肾钙质沉着症的影像学诊断成为一大难题。
03
该患者肾钙质沉着症最可能的病因是?
遗传性肾小管病和肾小管性酸中毒是导致肾钙质沉着症的主要病因。该患者尿氨基酸检查阴性,尿pH值呈酸性,排除肾小管性酸中毒的可能。视黄醇结合蛋白,β2-微球蛋白和α1-微球蛋白升高证实低分子量蛋白尿,提示近端肾小管病。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无特异性代谢异常,排除Bartter和Gitelman综合征。
Dent病是一种X隐性遗传性近端小管病,临床特点为肾钙质沉着症,高钙尿症,低分子量蛋白尿,肾功能衰竭和代谢性骨病;以男性多见,致病基因为CLCN5和OCRL1。出现低分子量蛋白尿、高钙尿症以及以下表现1个以上的男性均应筛查Dent病:肾钙质沉着症,肾结石,血尿,低磷血症和CKD。出现低分子量蛋白尿,高钙尿症和肾钙质沉着症“三联征”者,85%为CLCN5突变。当肾小球滤过率较低时可无高钙尿症。CLCN5或OCRL1阳性家族史和突变可明确诊断,但基因检测阴性,无法排除。局灶性球性肾小球硬化(focalglobalglomerulosclerosis)是Dent病的主要组织病理特点,其次为足突融合。像该患者的非典型表现,在过去亦曾有报道。故该患者为Dent病引起的肾钙质沉着症。
医脉通编译自:Nephrocalcinosis:ADiagnosticConundrum.AmericanJournalofKidneyDiseases.Volume71,Issue4,April,PagesA12-A1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