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吸收不良综合征治疗专科医院 >> 手术后吸收不良综合征常识 >> 海啸台风夹击,多火山地震的日本,却能成为

海啸台风夹击,多火山地震的日本,却能成为

 

自年以来,日本已经稳居世界第三经济体超过10年,仅次于美国与我们中国。不过不同于美国和我们中国两个大陆国家,日本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海岛国家,主要国土分布于四座大岛,整个日本境内包含超过座岛屿,光是要建立连接这些大大小小岛屿的交通系统就令人头痛,更别说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上,境内有座火山,其中94座曾有喷发记录,火山喷发威胁着交通电力等民生系统,也直接导致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

日本常年地震频发,观测到的史上规模最大的地震就是发生在年的大地震,地震直接引发的灾情以及随之而来的海啸与核灾,都是历历在目。此外日本还位于全世界台风次数最多的西太平洋区域,台风带来的洪灾与泥石流,每年都造成日本巨大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日本全境有超过7成都是山地,可耕地占国土面积仅约1成,却挤进全世界第11多的1.25亿人口。

日本粮食自产率低,食物供应大都是只能仰赖进口,火山地震,海啸台风,海岛多山这么多不良的先天条件加重在一起时,日本是如何能紧接在美国与中国之后站稳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地位,甚至胜过德国、法国、印度、巴西等其他大陆国家呢?在这么多不利的条件背后,日本又有哪些隐藏的优势,让他得以在世界舞台上脱颖而出呢?

——交通问题——

日本境内大多数人口分布于九州、四国、本州、北海道四座大岛上,为了解决岛屿之间的交通问题,同时也考虑到日本境内多山地丘陵的地形因素,日本舍弃了很多大陆国家发展高速公路系统的交通模式,转而发展铁路运输系统,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知的日本新干线,翻山越岭是一件相当疲累的事,无论是对于人力或公路建设而言。

在19世纪时,日本东京与京都之间,直线距离不到公里的这段路程需要耗费15天才能抵达,时至今日,搭乘日本东海道新干线的希望号列车,这段旅程仅需不到2个半小时就能完成,年东京奥运开幕前正式通车的东海道新干线,不仅是日本国内第一条高速铁路,更是全世界第一条投入商业营运的高速铁路路线,东海道新干线平均每天运输约45万人次,等同于每年运输超过1.6亿人次,被视为是世界铁路运输服务最重要的典范之一,历经多年发展,日本新干线目前共有7条主要路线以及2条迷你新干线。

7条主要路线营运速度在时速公里至公里之间,保持高速的同时列车班次却也相当密集,最密集的东海道新干线甚至会出现3分钟开出一班车的极短班距,在这么短的班距下准时当然会是第一要件,日本新干线平均每班车误点时间仅约30秒钟,这个数字甚至算进了台风等等可能造成大规模延迟的意外情况。

——火山喷发——

日本位于太平洋火环带上,境内火山密布,著名的日本最高峰富士山本身就是一座活火山,没有人能确切指出它何时会再度喷发,富士山距离东京都会区仅仅公里远,若再度喷发很可能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并使得东京周遭的交通与电力系统中断,让城市运作陷入一片混乱。

富士山上一次喷发是在年,历史记载,那次喷发在江户一带(现在的东京)堆积了大约4公分厚的火山灰,富士山平均每年就会喷发一次,如今富士山山体内部压力已经累积长达多年,日本政府已经开始为此有所准备,例如购买防尘口罩发放给警察部门,消防部门也开始研究火山灰飘落的应用措施。

日本境内共有座火山,其中94座有喷发记录,日本已将其中47座火山列为固定观测目标由日本气象厅定期发表观测报告,并视情况发布火山预警或警报。不过再多的预测或许也挡不了一次意外,年日本祈福县与长野县交界的玉月山发生火山喷发,山上不少登山客来不及逃生,最终造成58人死亡5人失踪的惨剧,是日本近百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火山灾害。

——地震频频——

日本位处欧亚板块、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四个板块的交界处,断层交错复杂,是全世界最容易发生地震的国家之一,全世界规模6.0级以上的地震,大约有20%都发生在日本周边,发生在年的大地震,规模达到9.0级,震源深度约24公里,是日本有观测记录多年来规模最大的地震,也是20世纪以来全世界规模第四大地震,由于震源浅且规模大,随之而来的海啸淹没了日本东北部大片土地,海水甚至侵入内陆达7公里远,海啸也引发了福岛核灾,导致福岛第一核电厂周边约20公里范围被列为警戒区,当时约有10万名居民撤离,最终这场日本大震灾造成超过2万人死亡或失踪,约万栋房屋遭到破坏,是日本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经济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为了防范地震灾害,日本建制了被称为js的全国讯时警报系统,可以在地震震波抵达前数秒至数十秒内透过广播系统、电视甚至手机向民众发布警报,从而有效防止更大规模灾害的发生。

——台风肆虐——

除了火山地震外,日本也位于全世界台风生成次数最多的西北太平洋区域,平均每年有26场台风。日本与我国的台湾省同样是面临台风袭击的最前线,同样都是山多平原少的地形,也同样是容易受到洪水、土石流等台风带来的灾害影响,不过东京是全世界最大的都会区,狭窄的关东平原上挤进了超过3,万人,相当于日本全国1/3的人口挤在了日本国土2%的面积上,如此拥挤的情况使得东京已经没有足够的空地或公园可以吸收台风带来的洪水,该怎么办呢?

日本政府自年开始耗资高达2亿日元,在东京外围新建了一个巨大地下排水设施,它是一个位于地下50米,总长6.3公里的巨大引水道,历时13年终于新建完工,其壮观程度甚至被称为”地下神殿“,这个水利设施出水量高达67万立方米。截至年,该设施已经启动两次全面排洪为东京都首都圈排出超过0万吨的水量,确实发挥了防灾减灾的功能。

这么多恶劣的自然条件之下,但日本人并不因此气馁,靠着卓越的工程与科学成就,他们克服了先天障碍,终于成功占领世界第三大经济大国的地位,也成为许多国家仿效取经的对象。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hkw.com/wadzz/151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