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吸收不良综合征治疗专科医院 >> 手术后吸收不良综合征常识 >> 治疗仔猪球虫病的方法小猪防球虫用什么药仔

治疗仔猪球虫病的方法小猪防球虫用什么药仔

 

宁夏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pf/a_5720156.html

仔猪球虫病的原因是什么?仔猪球虫病的种类有哪些?仔猪球虫病怎么预防和治疗?治疗仔猪球虫病用什么药?治疗仔猪球虫病的方法?小猪防球虫用什么药?

猪球虫病怎么治疗?特别是在规模化养殖场,猪球虫感染普遍存在,感染率达5%~%,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必须引起养殖户及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下面就跟随祺茂堂生物小编一起来了解下,仔猪球虫病的症状,种类,原因,治疗方案以及用药说明吧!

一、仔猪球虫病有哪些症状?

临床症状:作为一种疾病存在的球虫病主要发生在仔猪。虽然该病也见于3日龄的乳猪,但一般发生在7~21日龄的仔猪。主要临诊症状是腹泻,持续4~6天,粪便呈水样或糊状,显黄色至白色,偶尔由于潜血而呈棕色。

有的病例腹泻是受自身限制的,其主要临诊表现为消瘦及发育受阻。

虽然发病率一般较高(50%~75%),但死亡率变化较大,有些病例低,有的则可高达75%,死亡率的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猪吞食孢子化卵囊的数量和猪场环境条件的差别,以及同时存在其他疾病的问题所致。

发病仔猪主要以腹泻拉稀为主,多发生在7~11日龄的仔猪,发病仔猪精神沉郁、消瘦、贫血,排土灰色、黄色胶冻样或水样粪便,并混有大量黏液或未消化的饲料,有时下痢与便秘交替发生,粪便呈黄色到灰色,开始粪便松软或呈糊状。

随着病情加重粪便呈液状,仔猪粘满液状粪便,浑身潮湿,有腐败乳汁样的酸臭味,一般情况下,仔猪继续吃奶,但被毛粗乱,脱水,消瘦,增重缓慢,不同窝的仔猪症状严重程度往往不同,即使同窝仔猪不同个体受影响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一般病程在4~6天,重症因脱水而死亡,耐过猪往往体况差,被毛粗乱,生长发育受阻。猪球虫病主要发生于小猪,且多发于7-14日龄的乳猪,但是断奶仔猪也会发生,成年猪为带虫者。

发病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糊状或水样腹泻(常被喻为蛋黄酱),但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

所以很容易忽略,但这会导致猪的肠道严重受损,并引发其他方面的问题,如营养吸收不良、腹泻或者因继发性感染导致死亡。研究表明,肠道不良可使仔猪断奶重减少多至1Kg,无法达到市场需求的体重,因此,会给猪农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剖检症状:尸体剖检所观察的特征是急性肠炎,局限于空肠和回肠,炎症反应较轻,仅黏膜出现浊样颗粒化,有的可见整个黏膜的严重坏死性肠炎。

眼观特征是黄色纤维素坏死性假膜松弛地附着在充血的黏膜上。乳糜的吸收随病情的严重性而变化。8日龄仔猪小肠内的虫体图示

显微镜下检查发现空肠和回肠的绒毛变短,约为正常长度的一半,其顶部可能有溃疡与坏死。

在有些病例,坏死遍及整个黏膜,球虫内生发育阶段的各型虫体存在于绒毛的上皮细胞内,少见于结肠。在病程的后期,可能出现卵囊。

诊断方法:首先,根据以上临床症状和剖检症状进行初步判断。其次,根据实验检查做最后结果判断:由于病猪发生腹泻时,可能不排出卵囊,凶此粪便虫卵漂浮法缺乏准确度。

确诊必须进行小肠黏膜上皮图涂片镜检得出,在无菌的条件下刮取病猪肠道内黏膜,将刮取物置于显微玻片上制成涂片,然后用瑞氏、姬氏、新甲基蓝等染色法中的任一种方法进行染色,如果可见蓝紫色的裂殖子,则可确诊为球虫病。

另外,还要做好球虫病与轮状病毒感染、传染性胃肠炎、大肠杆菌病等腹泻型疾病的鉴别诊断。

二、引起仔猪球虫病的球虫种类

仔猪球虫病主要由10种艾美尔球虫和1种等孢球虫引起,其中猪等孢球虫(I.suis)对猪的致病性最强,在猪场中普遍流行。仔猪肠道疾病中超过50%都与仔猪等孢球虫有关。

三、仔猪等孢球虫的形态

猪等孢球虫的卵囊呈无色的球形或亚球形,大小为(18.7-28.1)um×(15.8-23.7)um。卵囊壁较薄,表面光滑,壁厚1.2-1.6lum,平均为1.34um。

在适宜的条件下,卵囊最快12小时即可完成其孢子化过程,每个孢子化的卵囊都含有2个椭圆形或圆形孢子囊,平均大小为13.3×9.9um。

孢子囊内含有残体,位于孢子囊的一侧,呈颗粒状,每个孢子囊内含有4个香蕉形的子孢子,折光体位于子孢子的钝端,无斯氏体。

四、猪等孢球虫的生活史

猪等孢球虫专一寄生于仔猪小肠上皮细胞,不需要中间宿主,可在一个宿主(猪)体内完成整个生活史。猪等孢球虫的生活史根据不同的寄生位置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脱囊阶段、内生性发育、孢子生殖阶段;也可根据不同阶段的生殖方式分为: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阶段。

01、仔猪吞食了孢子化卵囊后,会在肠道内胆酸盐和其他消化液的作用下脱囊,释放出子孢子,开启体内生活之旅,3日龄以内仔猪由于其消化液中胆酸盐含量低,无法消化掉孢子囊,因此,该阶段最早发生于3-5日龄仔猪。

02、子孢子钻入肠壁侵入小肠上皮细胞进行第二阶段-内生性发育阶段。内生性发育阶段在整个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质中进行,并且在小肠的远端比较常见,在小肠的近端上皮细胞和盲肠、结肠的上皮细胞内比较少见,因此,仔猪球虫病理剖检症状主要集中在空肠和回肠。

Cesario发现在猪等孢球虫感染后96小时出现裂殖生殖阶段,Lindsay辨认出2种裂殖体,I型裂殖体出现在感染后72小时,Ⅱ型裂殖体出现在感染后96小时,裂殖阶段是球虫的主要临床症状期。

因此,球虫感染后72-96小时是腹泻、肠绒毛损伤的集中表现期。

裂殖子在感染后小时和小时出现有性生殖阶段;大小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最后形成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一般在感染后的第4-6天可经显微镜检测在粪便中发现卵囊,球虫卵囊的外排期为3-13天;

03、孢子化阶段。Lindsay等报道猪等孢球虫(I.suis)进行体外孢子化时必须有合适的温度及湿度,当温度介于0°C~37°C,I.suis卵囊能在12-24小时内迅速孢子化。

而国内报道称I.suis卵囊最快能在12小时以内迅速孢子化,最长的孢子化时间可达5天(赵德明,)。

只有很少的卵囊能完成孢子化过程,而完成孢子化的卵囊皆具有感染性,孢子化卵囊被仔猪食入后再次脱囊,感染仔猪。口服个卵囊即可引起仔猪临床症状。

五、仔猪球虫的治疗和用药

1、母猪分娩栏做高床,保持圈舍干燥,可大大减少球虫病的感染。及时清除粪便,保持猪舍干燥清洁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由于一般的消毒药不能杀死卵囊,所以要进行熏蒸消毒才能对卵囊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2、加强猪群的定期检测和驱虫工作。定期采集母猪粪便,检测球虫卵囊,每年检测2次以上,尤其在7-8月份感染高峰期时必检。抽检密度不低于母猪数的30%,以保证检测的可靠性,便于猪场驱虫时参考。若发现母猪感染球虫,则应在产仔前用抗球虫药进行治疗,以免造成新生仔猪感染本病。

3、要加强饲养管理,切实搞好猪舍的清刷和消毒工作,用漂白粉(浓度至少为50%)消毒几个小时或过夜和进行熏蒸,特别做好进猪前空栏时的消毒与净化。

4、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尽可能降低饲养密度,密切注意猪舍的通风状况,保持猪舍的干燥与清洁卫生。

5、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进入产房,禁止宠物进入产房,避免携带的卵囊带入到产房,感染猪舍内的健康猪。

6、要定期对猪群进行驱虫,所选药物要注意更换,这样驱虫效果更好。感染的小猪病情会比较严重,所以一定要重视仔猪的预防。哺乳仔猪也要做相应的预防,生产前一周和生产后的阶段用中药配方五味常青散+肠炎康来进行拌料。

五味常青散(成分由青稞、苦参、常山、柴胡、白茅根等中药组成),有效防治畜禽球虫病。肠炎康(主要成分杨树花、白头翁、盐酸小檗碱、柴胡、鱼腥草等),可以有效防治小猪拉稀,腹泻等问题。

以上内容由济南祺茂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欢迎您留言评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hkw.com/wadzz/1526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