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治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3497115202268129&wfr=spider&for=pc01:月13日,29岁的医院ICU病房里散步,13天前他刚刚接受了小肠移植手术,为他捐献部分小肠的是他51岁的父亲。目前父子俩的恢复情况良好,而这台手术也是西南地区首例小肠移植手术,目前全国完成的亲属供肠的活体小肠移植也仅有16例。坏死小肠切除29岁小伙暴瘦生活不能自理年小范就出现了腹痛等症状,当时他以为是胃病。年11月,在广东打工的小范再次病发,医院被诊断为小肠坏死,一个月的时间内,小范接受了两次坏死肠段切除手术。由于残余小肠只有65cm,术后小范的消化吸收功能出现问题。时间一久,他的身体状况变得非常差,体重从52公斤减到了只有39公斤。“基本上生活离不开人,我就每天照顾他。”小范的哥哥说,一家人为此十分为难,却也毫无办法。一次偶然的机会,小范的哥哥在网上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赵高平的信息,便带着弟弟慕名来求医。年2月11日,小范开始入院治疗。父亲捐献部分小肠术后10天每天能走1小时赵高平介绍,人体小肠的平均长度约5米,短于2米就称为“短肠”,当合并腹泻、营养不良、脱水等症状时,就称“短肠综合征”。我国约有5.9万例此类病人,过去20年全球共完成各类小肠移植手术约3,例,小肠移植病人的总体1年和5年生存率接近80%和60%,成为治疗不可逆性肠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小肠器官的来源主要有自体小肠移植、尸体小肠移植和亲体小肠移植,考虑到器官的质量、排异反应的大小、术前准备时间以及移植小肠活力等因素,亲体小肠移植是最佳的来源。经过一系列检查,小范的爸爸和哥哥跟小范的配型都是半相合,两人都是理想的捐赠者,但为了保护两个儿子的身体健康,范爸爸决定捐献出自己的部分小肠给小儿子。4月30日,医生截取了范爸爸1.8米的小肠并移植给小范,医院吴国生教授团队指导和协助下,7个小时的移植手术在两个团队的合作下非常顺利。术后7天,范爸爸就康复出院,术后10天,小范已经能够每天独立行走1小时,两人的恢复状况都很好。“小肠移植在所有器官移植中是最具挑战性的。”赵高平说,因为小肠是人体最大的淋巴组织富集器官,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可高达87.8%,移植后9个月仍有1/3的患者发生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也有30%-50%。此外,肠腔大量细菌及微生物导致术后容易发生感染,“感染占移植术后死亡原因的49%。”目前,小范仍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省医院重症医学中心主任黄晓波提醒,移植手术后的患者需要良好的自律以及规律的服药,来减少感染。据了解,目前四川共有4家医院可以进行器官移植,医院可以进行全牌照移植,另外两家能够进行肾脏移植。封面新闻记者周家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