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
持续或间断的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心、嗳气等,常常因胸闷、早饱感、肚子胀等不适而不愿进食或少进食,夜里也不易安睡,睡后常有恶梦。还有一些患者腹胀明显,腹部肠鸣,排气增多,甚至大便中常可见不消化的食物残渣。
(2)消化不良可以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
器质性消化不良经过有关检查是显示是有相关病因的,如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食管炎及恶性肿瘤等。也包括全身性系统疾病引起的消化功能异常,如糖尿病性消化不良、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则是指具有上述相同的临床表现,但没有器质性病变,即临床上并没有发现有结构、形态和生化上的异常。
很多疾病都可以导致消化不良症状的发生,一般来说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胃肠动力减低使胃内容物排空减慢所致的消化不良,我们称为机械性消化不良,另一类则是由于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不足或肝脏分泌的胆汁不足而引起的消化不良,我们称为化学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原因
功能性消化不良(以下简称fd)是指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病程一般规定为超过1个月或在12月中累计超过12周。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普通人群中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占胃肠病专科门诊患者的19%~41%。
fd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一)上胃肠道动力障碍是fd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有胃固体排空延缓、近端胃及胃窦运动异常、幽门十二指肠运动协调失常等胃肠动力障碍的表现;近年研究还发现胃肠动力障碍常与胃电活动异常并存;促胃肠动力药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二)胃容受性减低胃的感觉容量明显低于正常人,患者存在胃感觉过敏。近年研究提示,这种感觉过敏与感觉传入通道异常有关,即正常的内脏传入信号在脊髓、脑的水平被放大,产生过强反应。这就可以解释,fd的症状在有胃排空延迟者是通过机械感受器产生,而在胃排空正常者,则由于中枢信号放大同样可以产生。
(三)精神因素和应激因素一直被认为与fd的发病有密切关系。调查表明,fd患者存在个性异常,焦虑、抑郁积分显着高于正常人和十二指肠溃疡组。
(四)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镜检查结果提示,约半数fd患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但幽门螺杆菌感染与fd症状是否有明确的相关性还尚待研究。
消化不良如何治疗
1、轻微的消化不良,或仅仅是一时性过饱,可采用饭后散步,腹部轻柔按摩、1-2小时后参加体育运动或体力劳动,增强身体热量的消耗,可尽快消除消化不良现象。
2、暂停进食,实行“饥饿疗法”。禁食一餐或两餐酌情而定。禁食期间可根据口渴情况饮用淡盐开水,以及时补充水和盐份,也可饮用糖+盐水,因为糖可迅速吸收,不至增加胃肠负担。如无需完全禁食时,则减量进食,或只吃易消化的粥类加点开胃小菜。这样使胃肠感觉轻松舒适,消化不良很快可以校正。
3 胃动力治疗仪,可以彻底的治疗胃胀 胃酸 胃痛 消化不良 早饱 厌食 嗳气 恶心 胃轻瘫 胃动力不足 胃功能紊乱习惯性便秘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和便秘)肠功能紊乱等胃动力不足引起的各种肠胃症状,节省去医院的费用和麻烦。(波莱康官网 提供)
4、适当使用助消化药物,一般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应用。根据药品说明书使用。一般是促胃动力药,加强食物从胃排空,减轻胃胀,增强消化功能。
5、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后,忌进食荤腥、油腻、海味等不易消化食物。也不宜再多吃甜品或冰淇淋一类食物。要以清淡食物为主,维持1~2天即可使胃肠道得以清除消化不良的食物残渣,从而使消化机能恢复。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饮食中要注意:
(1)避免油腻及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避免暴饮暴食和睡前进食过量;
(3)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
(4)加强体育锻炼;
(5)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心境。
预防消化不良十条
(1)进餐时应保持轻松的心情,不要匆促进食,也不要囫囵吞食,更不要站着或边走边食。
(2)不要泡饭或和水进食,饭前或饭后不要马上大量饮用液体。
(3)进餐时不要讨论问题或争吵。这些讨论应留到饭后一小时之后进行。
(4)不要在进餐时饮酒、进餐后不要马上吸烟。
(5)不要穿着束紧腰部的衣裤就餐。
(6)进餐应定时。
(7)避免大吃大喝,尤其是辛辣和富含脂肪的饮食。
(8)有条件可在两餐之间喝一杯牛奶,避免胃酸过多。
(9)少食过甜过咸食品,过多吃糖果会刺激胃酸分泌。
(10)进食不要过冷或过烫。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