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存活下来的穿山甲醒来之后吐着舌头。
21只马来穿山甲走私入境中国,被海关缉私部门查获后,由广东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组织开展救护。20多天来,16只穿山甲陆续救护失败死亡。也就是说,这批来自境外,经广东林业系统救护的穿山甲,仅5只存活下来,救护成功率不到24%。
《论语》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一时间,各种质疑声响起。16只穿山甲之死,真是“典守者不得辞其责”么?为此,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进救护机构,给读者还原16只穿山甲在广州生活、甚至是挣扎的最后时光。
专家表示,对于穿山甲这些可爱精灵来说,广州或是一个永远不该来的地方,在被人违法猎捕的那一刻,死亡可能性就已逾8成。当前,保护穿山甲更为迫切需要的是打击盗猎和跨国非法贸易。
图为存活下来的穿山甲在恒温房的树干上活动。
惋惜:21只穿山甲被救后陆续死亡16只
说起穿山甲,也许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动画片《金刚葫芦娃》中善良而勇敢的穿山甲形象。它在打洞时不慎钻穿镇妖石,放出了被镇压千年的蛇精和蝎子精,为了掩护爷爷和葫芦娃们不被妖怪伤害,关键时刻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然而,现实中的穿山甲们,却正在为人类难填的欲壑而经历着一场灭顶之灾。
今年3月25日,广东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接收了海关缉私部门执法查没的马来穿山甲活体21只。在善良的人们看来,活着来到广州,或许马来穿山甲的未来将是回归自然。广东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介绍,接到活体穿山甲后,其对穿山甲进行了隔离检查、消毒、喂食和救护等工作,建立了救护档案,还先后向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广州市动物园、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详细请教救护方法。
但事与愿违,广东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称,由于穿山甲在走私过程中受缺水缺食、过度应激反应以及不良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许多个体体况较差。截至4月15日,该批马来穿山甲已死亡16只。
一时间,社会上各种质疑声传来,有人怀疑,救护机构疏于职守,造成16只穿山甲死亡;也有人认为,救护机构弄死16只穿山甲或许还有其他目的。那么,这种情况是否真的呢?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进广州环市路上的某权威动物救护机构进行调查。
图为存活下来的穿山甲在恒温房里吃黑蚁饲料。
直击:5只活穿山甲分住3个恒温房吃黑蚁饲料
4月17日上午,在广东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邹科长的带领下,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见到了目前尚且活着的5只穿山甲,它们分别被安排进3个房间里面饲养,其中一只体质较差的被单独安排进靠里的20号房间,进行专门照料;另外4只则是两两生活在一起,住在靠外的1号、2号房。
走进5只穿山甲广州临时的家,地上是沙土,上面有长方形的器皿盛放干净透明的水,一旁则摆着黑色的食物,救护人员告诉记者,穿山甲以蚂蚁、白蚁为食,机构专门向社会紧急口买了黑蚁作为救护该批穿山甲的食物。
墙壁上,记者看见了温度计,显示房间内的温度在27度左右徘徊,每个房间有通风口,吹出来暖暖的风。救护人员告诉记者,这个温度最合适穿山甲生活,
地上有一堆木枝搭建的架子,在2号房,记者看见,身体较强壮的1只穿山甲已经能在上面攀爬,其能用前肢抓住木枝,用长长的尾巴伸直保持平衡,样子十分呆萌。运动完毕,该穿山甲还悠然自得去进食。但救护人员靠近则闻到一股伤口发出来的味道,并抓到一只浅绿色的蜱虫给记者展示。救护人员说,别看他玩得欢,其前臂还受伤,寄生的蜱虫几乎清理完毕,但是偶尔几只也正在损害活下来的穿山甲的体质。记者还看见,另外一只穿山甲则呆在墙角一动不动。
在1号房,1只穿山甲有排便的现象,救护人员忙把黑色的粪便取出处理。相比前几天,其饭量大了很多,喝水情况也接近正常了。但是另外一只穿山甲则不愿意活动。救护人员告诉记者,穿山甲白天确实不怎么运动,它们一般晚上出来觅食。
在靠里的20号房,独立生活的穿山甲情况要糟糕一点,它蜷缩在角落里,救护人员告诉记者,它身上还有疾病,怕传染给前面相对健康的个体。目前救护人员会每天给它们打针吃药体检,希望能熬过去活下来。所幸的是,救护人员发现,该穿山甲已经有进食的情况,比刚来的时候不喝不喝要改善许多。
图为存活下来的穿山甲在恒温房里吃完黑蚁饲料又找一角落准备睡觉。
回放1:走私路上导致5只穿山甲重伤
在穗不吃不喝率先不治身亡
16只穿山甲之死是什么原因呢?救护人员把20多天来的救护过程给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还原。救护人员告诉记者,3月25日,送到救护机构的21只穿山甲精神状态很不好,80%都有外伤,其中5只有严重的外伤,伤口化脓腐败,发出恶臭的味道。
救护人员首先将这5只重伤的穿山甲单独隔离出来,对它们的伤口进行冲洗消毒,上一些消炎药。其中特别严重的3只穿山甲,救护人员还对其进行输液治疗。与治疗人类相似,针对受伤穿山甲,救护人员一天一次使用消炎药,并在其中添加电解质平衡身体所需,每次打针时间在2~3个小时,为了防止穿山甲应激反应,救护人员会让穿山甲尽可能保持姿势舒适一点,一来防止针头掉落,护理人员二来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强行抓穿山甲身体的举措。
但是很可惜的是,这种救护方式针对5只重伤穿山甲救护不成功,加上它们连续拒食,身体虚弱,出现陆续死亡的情况。5只穿山甲中,3月25日当天死亡1只,至4月2日,重伤穿山甲死亡完毕。
统计显示,它们在广州连一口饭都没有吃。
回放2:走私途中致11只穿山甲肺炎重症
打针引流食物无济于事10天内陆续倒下
16只死亡的穿山甲中,多数出现肺炎症状。救护人员告诉记者,出现肺炎症状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运输过程中由于气温变化激烈,加上空间狭小,让穿山甲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二是走私分子在交易过程中为了获得高价,往往在交易的时候给穿山甲浇灌冷水,让其出现应激反应,给人生猛的假象。其实穿山甲最喜欢27度左右的问题,浇灌冷水让其容易得肺炎。
得了肺炎怎办?救护人员说,刚进来的时候,这批生病的穿山甲没有任何一只会主动采食的,于是饲养人员使用硅胶管,把食物用直接通道胃里尽心投喂,以维持穿山甲的营养所需。同时,救护人员给穿山甲注射药物,特别严重的肺炎就使用抗生素加输液治疗。同时,救护人员还会顶起采血化验,特别是对死亡后的穿山甲进行微生物检测,确定有些病原是致命因素,
与此同时,救护人员专门挑选了蜂拥、蚂蚁来吸引穿山甲,希望增加它们的胃口。大家都知道穿山甲吃蚂蚁,但街坊恐怕不知道,其最喜欢黑蚁,最好又是吃晾干后的黑蚁,这样保持生物特性,接近天然。而蜂拥含有丰富蛋白质与活性肽,可以增加穿山甲的免疫力。
此外,救护人员还突破僵化的救护标准,尝试新的护理项目,比如在网上向医疗公司购买了几丁质,这是用于肺癌的病人的药物,希望可以改善肺炎的情况。
但是举措仅延长了11只穿山甲的寿命,没有挽救其性命。救护人员告诉记者,从4月6日开始至4月14日,主要因肺炎出现并发症,陆续再又穿山甲死亡,最多一天死亡了3只。
(图为寄生在走私穿山甲身上的蜱虫。)
回放3:走私路上怀孕穿山甲生理负担重
蜱虫叮咬出现贫血3只怀孕穿山甲死亡
16只死亡穿山甲中,还有3只怀孕穿山甲,让救护人员感到惋惜。通过对尸体解剖,就人员找到了更多让穿山甲治病致死的原因:分别是寄生虫蜱虫、胃里面遭人注入异物增重等。
解剖发现,个别死亡穿山甲体内有寄生虫感染,导致器官出血。蜱虫也会咬穿山甲,叮咬使之出现贫血,3只怀孕状态的穿山甲本来生理负担就重,一旦发病就难于处理,于4月4日~5日间死亡。
而让人气愤的是,非法走私分子未来再黑市中卖高价,往往在穿山甲胃里面投入石膏、玉米糊、高岭土等异物增重,导致穿山甲不能消化,也不能进食,活活饿死。救护人员发现,这些异物不能被吸收,如草团凝成块后堵塞肠道,产生炎症。
吴诗宝:存活5头穿山甲效果还是理想的!
打击穿山甲走私得国际分工,包括源头重视和加强就地保护、打击盗猎、打击非法贸易、建立濒危机制和种群恢复技术研究,最后才是终端如广东省、广州市终端的加强救护技术,但是记者发现,当前舆论上出现仅仅指责中国终端救护不力,而没有考虑整个保护机制的现象。然而事实上,单一指责终端救护不力、此批穿山甲在广州救护存活率低等不仅不能解决问题,也与事实不符合,更与保护的初衷南辕北撤。
作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UnionforConservationofNature,简称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IUCN/SSC)穿山甲专家组成员的吴诗宝已经先后两次参加了广东省救护中心穿山甲救护研讨会,他认为,这次救护过程还是比较规范科学的,救护机构也是尽心尽职的,经救护有5头穿山甲存活了下来,效果还是理想的。
查扣的穿山甲救护难是共识,吴诗宝表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查扣的穿山甲是非法从国外走私到中国的,被囚禁在尼龙袋里,装在狭小的空间里,层层转手倒卖,长时间缺水缺食处于应激饥饿状态。在非法倒卖过程中,不法分子为了牟利,通常将石灰粉、泥沙、玉米糊、高岭土等能够增加体重的物质从口腔或肛门强行灌到体内,一直灌到灌不进了为止,以增加体重获得更多的利润,有时甚至能将肠道撑破。二是查获的穿山甲多数有外伤,主要在偷猎和贩运过程中造成的,有时商贩为了逃避执法人员检查,还会给穿山甲注射麻醉剂防止穿山甲在运输过程中活动被发现。三是穿山甲体内外带有多种寄生。四是穿山甲食性高度特化,仅食蚂蚁和白蚁,体温调节能力差,对新环境适应能力差,对人工食物的营养和环境条件等要求高,而且查扣的穿山甲来自国外,对救护地水土不服。五是穿山甲自身免疫力较差,对防疫要求高。送到救护机构进行救护的穿山甲都是处于不健康的状态,经历了严重的伤害,再加上自身的原因,因此是很难救护的。穿山甲的救护方法还需不断探索。
穿山甲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当前已处在极度濒危、濒危或易危状态,野外已难觅踪迹,全球范围内穿山甲非法贸易十分猖獗。吴诗宝表示,当前迫切需要加强执法力度,严格履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坚决打击盗猎现象和非法贸易。同时要加强救护技术、濒危机制和种群恢复技术研究。
图为野生动物专家正全力救助穿山甲。
陈金平:个人认为这次救护工作还是比较成功
在接收穿山甲的第二天,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研究员陈金平就去看过救护的穿山甲,当时看见所有的穿山甲卷曲成团,穿山甲体表寄生的蜱虫十分严重,大部分个体体表伤口明显,个体不进食与不喝水。反应能力差,并且,让陈金平感到意外的是,部分穿山甲个体体表伤口严重,这批穿山甲应激反应很厉害,当时没有发现排便情况,当时状态不太好。
陈金平认为,这次穿山甲救护工作中,参与救护的工作人员尽职尽责,包括前期隔离场所的消毒,接受穿山甲后,去除体表计生蜱虫,最多计生蜱虫大道60多个,给穿山甲补水以及伤口处理,建立个体的救护档案,专人负责看护与观察,并及时与业内同行进行救护交流,这次救护共22只,现成活5只,由于这批穿山甲在救护前经过长时间的密封运输,以及灌注非适合食物,导致这批穿山甲应应激强烈,死亡率较高,但个人认为这次救护工作还是比较成功的。
穿山甲的救护工作确实难度非常大,陈金平表示,由于救护前,穿山甲一般都经过人为捕获、长途运输以及人工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