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吸收不良综合征治疗专科医院 >> 手术后吸收不良综合征诊断 >> 2016年内分泌领域十大事件

2016年内分泌领域十大事件

 

再见,过去的我都记得。

编译丨李小慢

来源丨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原文出处丨Medscape

时光匆匆,已余额不足。回首这一年,内分泌领域发生了许多大事——有前沿研究结果,有重磅指南共识,有精彩经验分享……今天,我们通过趣味测验的形式来盘点一下年度十大事件,比一比,您能答对几道?

一、LEADER研究结果公布

(它深深鼓舞了每一位与2型糖尿病奋战的临床医生及研究人员!)

LEADER研究和SUSTAIN-6研究首次证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和semaglutid(试验药物)可以显示心血管获益。与安慰剂组相比,这两种药物能够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

Question:

那么请问,与安慰剂相比,利拉鲁肽可以分别降低百分之几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A:13%,22%;

B:15%,25%;

C:12%,21%;

D:11%,24%;

E:16%,26%;

正确答案:A

解读:与安慰剂组相比,利拉鲁肽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下降13%(14.9%vs.13.0%,HR0.87,优效性检验P=0.01);与安慰剂组相比,利拉鲁肽组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下降22%(6.0%vs.4.7%,HR0.78,P=0.);三年治疗期间,预防一次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所需要治疗的患者数(NNT)为66人。

二、二甲双胍,新闻之王

话说,虽然LEADER研究和EMPA-REG研究(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临床研究)正撕的水深火热——二甲双胍之后,哪种药物该成为2型糖尿病的二线药物?二甲双胍却在一旁默默不语:你们这些都是小鲜肉,咱老腊肉多的是大新闻。

Question:

请问下面哪些是二甲双胍今年的重磅新闻?

A:研究表明它可以改善某些癌症;

B: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裁定,它现在可在轻度肾脏功能损害和某些中度肾脏功能损害的患者中安全使用,颠覆了之前反对使用的观点;

C:二甲双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降低相关;

D:二甲双胍可减轻自闭症患者的体重增加;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解读:妇女健康行动临床试验(WHI)的一项最新分析表明,长期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可能与癌症死亡率降低相关;FDA和EMA均做了“松绑”,改口说二甲双胍可用于大多数轻度和中度肾脏功能损害的2型糖尿病患者。

今年6月的ADA年会上报道了一项纵向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二甲双胍对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在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长期的保护作用;来自加拿大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青少年,二甲双胍似乎能够减轻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相关的体重增加。

三、哪种内分泌药物被滥用了?

二甲双胍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最常用的药物,这一点毋庸置疑。而另一个应用广泛的处方药,却被许多医生认为是“过度使用”。

Question

请问,它是谁?!

A:治疗妊娠期亚临床甲减的左旋甲状腺素;

B:治疗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

C:治疗亚临床甲减的左旋甲状腺素;

D:预防骨折的维生素D;

E:改善更年期症状的激素替代治疗(HRT)

正确答案:C

解读:近些年来,左旋甲状腺素的处方量大大增加,许多指南都推荐,即使没有临床症状,也可以在TSH升高的亚临床甲减中使用左旋甲状腺素。但专家认为现在该对左旋甲状腺素的使用进行限制了,并且决定治疗应该是“对症下药”——只有在两次TSH测定结果均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

但很多人认为这种情况应该排除妊娠情况,因为有一系列研究结果显示妊娠期亚临床甲减使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对母亲和胎儿都有益,例如减少低出生体重儿风险、改善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较少的死产风险(有另一项研究显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与早产风险增加50%相关)。

四、维生素D,也有大新闻

一直以来维生素D都处在争议当中——特别是在冬季,关于人们是否应该筛查维生素D缺乏和/或补充维生素D始终没有定论。

Question

下面哪一个说法是真的?

A:高剂量维生素D能够预防老年人跌倒风险;

B:维生素D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疼痛无效;

C:不晒太阳和吸烟一样危险;

D:有证据支持维生素D补充剂适用于所有人;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C

解读: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项来自近名瑞典女性人群研究显示,避免光照的非吸烟者与吸收大部分光线吸烟者的预期寿命相似;同样令人惊讶的是,一项随机试验表明,高剂量的维生素D实际上会增加中老年人跌倒风险;另外,维生素D被证明是少数几种能够缓解糖尿病神经病变疼痛的补充剂之一;同时,关于是否应该所有人都补充维生素D,还需要继续辩论。

五、糖,是新型烟草

一个没有引起太多争论,但几乎大家都普遍同意的观点是——糖对肥胖和糖尿病有不利影响。今年开始,糖被称为“新型烟草”,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

Question

哪个国家至今仍在坚定不移的致力于减少国民含糖饮料摄入量?

A:美国

B:墨西哥

C:英国

D:瑞士

E:以上所有

正确答案:B

解读:包括旧金山在内,美国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征收“汽水税”,但其实早在,墨西哥就对含糖饮料征收了10%的税。

今年1月的数据表明,这已经影响了墨西哥含糖饮料消费情况,而且十一月研究预测,在未来十年此举能为墨西哥显著节约医疗成本;同时,英国也声称要征收20%的“汽水税”,但这项议案还未通过;今年10月,世卫组织建议全世界的政府应该对含糖饮料征税,以应对全球肥胖和糖尿病的流行。

六、起来!不愿等待的1型糖尿病患者!

这一年,可谓是1型糖尿病患者“自嗨”年,许多病人厌倦了等待并采取行动,为自己争取更好的治疗。

Question

糖尿病患者做过哪些事儿——

A:抗议胰岛素的价格;

B:自己设计“人工胰腺”;

C:尝试自己“酿造”胰岛素;

D:越来越多地使用社交媒体来发声;

E:以上都做过;

正确答案:E

解读:特别是在美国,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价格感到非常不满,这一年的抱怨势头也越来越大,有些人甚至尝试自己生产“家酿”胰岛素。

也有1型糖尿病患者厌倦了等待“人工胰腺”被批准,一对美国夫妇“搞事情”,自己制作了“人工胰腺”,这一事件连同1型糖尿病患者的诸多问题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大量讨论。

或许是迫于压力,今年晚些时候,美国FDA终于批准了首个“人工胰腺”MiniMedG,由于患者仍然需要输入饮食计划信息和胰岛素的剂量,它被称为“杂交”的而不是完全的闭环系统。

七、1型糖尿病都在童年期发病?你out了!

继续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hkw.com/ways/581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