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与高血脂密切相关,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所以管理血脂刻不容缓。临床血脂检测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致病性危险因素,是调脂治疗的首要干预靶点。通常情况下,HDL-C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呈负相关。主要降胆固醇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PCSK9抑制剂、普罗布考及其他降脂药。1、他汀类药物他汀类降脂药物可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胆固醇合成酶),抑制总胆固醇在体内的合成过程,而降低总胆固醇水平;其次可通过上调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降低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另外他汀类药物还能促进甘油三酯的水解过程,共同达到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的目的,是一种典型的复合性降脂药。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他汀类药物还可使甘油三酯水平降低7%~3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5%~15%。不同种类与剂量的他汀类药物降胆固醇幅度有一定差别,但任何一种他汀类药物剂量增倍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进一步降低幅度仅约为6%。他汀类药物可在任何时间段每天服用1次,但晚上服用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幅会稍增加。高强度降低胆固醇(指每日剂量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0%),可每天服用阿托伐他汀40~80mg、瑞舒伐他汀20mg中的一种;中等强度降低胆固醇(指每日剂量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50%),可每天服用阿托伐他汀10~20mg、瑞舒伐他汀5~10mg、氟伐他汀80mg、洛伐他汀40mg、匹伐他汀1~4mg、普伐他汀40mg、辛伐他汀20~40mg、血脂康1.2g中的一种。如应用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避免使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仍不达标,则考虑联合治疗(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或/和PCSK9抑制剂或其他药物)。在应用他汀类药物期间,需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ohkw.com/wazz/16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