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常遇到一类患者,主诉经常眩晕,伴有恶心呕吐,多数为一侧耳鸣、听力下降、步履不稳,发作时只能平卧于静室之中,体位稍一改变,便有天旋地转的感觉。这类患者可能患上了梅尼埃病。
1、定义:梅尼埃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特发性内耳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耳闷胀感。
2、分类:1.前庭梅尼埃病:以发作性眩晕和耳闷胀感为主要症状。2.耳蜗梅尼埃病:以波动性听力下降和耳鸣为主要症状。
3、病因:确切原因不明,主要有以下学说:
内淋巴液吸收障碍:内淋巴液生成、吸收平衡失调;
免疫反应:变态反应、免疫反应与自身免疫异常;
耳蜗微循环障碍;
膜迷路破裂;
其它:遗传、内分泌机能障碍、病毒感染等。
4、病理
膜迷路积水膨大→蜗管、球囊膨大→前庭膜推向前庭阶→膜迷路积水加重,椭圆囊及半规管壶腹膨胀→膜迷路压力增高,膜迷路破裂;
毛细胞、支持细胞、神经纤维细胞、神经节细胞退行性病变、血管纹萎缩→感音神经性聋;
内淋巴囊上皮皱褶变浅或消失→上皮细胞退变,囊壁纤维化→内淋巴液吸收障碍。
5、临床表现
眩晕:发作性眩晕多持续20min至12h,常伴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走路不稳等平衡功能障碍,无意识丧失;间歇期无眩晕发作,但可伴有平衡功能障碍。双侧梅尼埃病患者可表现为头晕、不稳感、摇晃感或振动幻视;
听力下降:一般为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早期多以低中频为主,间歇期听力可恢复正常。随着病情进展,听力损失逐渐加重,间歇期听力无法恢复至正常或发病前水平。多数患者可出现重振现象;
耳鸣:多数伴有耳鸣,可出现在发作前、发作后减轻或消失,多次发作后可持续存在。耳鸣早期多为低音调吹风声或流水声,晚期为高音调蝉鸣或哨声;
耳闷胀感:发作期患者耳内有胀满感或压迫感。
依据病情危害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
第一阶段:发病早期,主要症状是眩晕,眩晕呈旋转性或摇摆性,眩晕发作时常伴有迷走神经刺激症状,如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但神志有效清楚。发作前常有患侧头部或耳内发胀感、压迫感,持续20分钟至几个小时。发作过后或缓解期听力检查往往正常。
第二阶段:随着病情发展,出现波动性听力下降,听力下降呈感音神经性。眩晕发作达到较高潮,然后逐渐减轻,缓解期极不恒定,常常持续几个月不等。
第三阶段:病变晚期,听力下降不再波动,进一步恶化且双耳受累,此时听力损失为突出特征。在晚期时,虽然患者在黑暗中可有不稳感,但眩晕发作减轻,直至消失。此病的高发期是50岁前后,梅尼埃病危害还有很容易引起“思维下降、头痛痴呆、脑血栓、脑溢血、半身不遂、中风偏瘫,甚至猝死”。中老年患者,多次发作还可影响脑血管调节机能及大脑微循环,从而加重脑供血不足,诱发脑梗塞等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