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对蛋壳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往往也是发生问题后最先要考虑的指标。在产蛋高峰后,不论蛋的大小,蛋鸡为每一枚蛋生产的蛋壳材料数量相当稳定。所以当蛋变大时,蛋壳必然变薄,因此更易破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也有4.5%离开农场的蛋会进入“裂纹蛋”的级别。将裂纹的和在农场破碎的算在一起,意味着因不同原因而引起的破壳蛋有7%~8%。蛋壳的组成是非常一致的,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考虑蛋壳质量时,最常研究的营养因素是日粮的钙、磷和维生素D3的水平。由于较大蛋的壳较薄,所以也可能详细检查蛋白质、蛋氨酸和总含硫氨基酸水平。
一个蛋壳含约2g来源于饲料的钙,其中一部分通过髓骨而循环。蛋壳形成的最活跃时期通常与光照周期的黑暗阶段相吻合,此时鸡不采食(图4.10)。在24h的排卵周期中,前6h实质上没有蛋壳沉积;这是蛋白和壳膜分泌的时间,也是髓骨重新沉积的时间。从6~12h约有mg钙被沉积,而最活跃的阶段是从12~18h,约有mg蛋壳钙聚积起来。在最后6h继以较慢的沉积,约mg;根据蛋的大小,总计可沉积1.7g壳钙。
在晚间,当蛋壳钙化最快时,一部分所需的钙将来自髓骨贮备。髓骨钙贮备总量约小于1g;该贮备一般给含钙2g的蛋壳贡献0.1g钙,然而这份钙对于现代母鸡几乎每天要形成的蛋壳过程是必需的。髓骨由磷酸钙组成,所以,为蛋壳合成所释放的钙量是与相似的磷的释放有关。由于对该磷完全没有即刻的需要,所以就被排出。而在连续地排卵之间,需要对髓骨的贮备补充钙和磷。图4.11所示为35周龄母鸡的钙和磷平衡。
图4.11所示为髓骨中钙和磷的净增长。似乎在30周龄时髓骨中钙和磷的贮备量最高,随时间的过去而出现的轻微负平衡是较老龄的鸡降低蛋壳质量的原因。
常有关于供给蛋鸡的钙的物理性状与来源的讨论。钙一般以石灰石或牡蛎壳供应,后者要贵得多。牡蛎壳和大颗粒石灰石的溶解度较细颗粒石灰石低,所以存留在肌胃中的时间较长,并希望这发生在鸡不采食的夜间。表4.23为描述石灰石及其相对溶解度的实例。
表4.23石灰石的类别与溶解度
描述
颗粒大小(mm)
相对溶解度1
细小
0.2
中等
0.2~0.5
85
粗粒
0.6~1.2
70
特粗
1.3-2.0
55
母鸡用大颗粒
2.0~5.0
30
牡蛎壳
2.0--8.0
30
1降低溶解度导致在消化道内较长的停留时间。
喂料后12h,肌胃中的大颗粒石粒似乎比细小颗粒多2倍。预期牡蛎壳的溶解度特征与大颗粒石粒的相似。大颗粒对老龄鸡比较重要,好像有助于维持髓骨的数量与活性。大颗粒石粒的唯一问题是与机械设备发生研磨的特性。
使用颗粒石灰石或牡蛎粒确实会使许多鸡在一定程度上挑选营养素;钙的高峰需要量与壳的钙化相吻合,该过程从每天后半下午开始。如果给以选择,母鸡将在每天的这个时间采食更多的钙。如果母鸡无机会选择营养素/原料成分,那么它对钙的特殊胃口似乎是所见母鸡后半下午采食高峰的原因。
如果母鸡得不到足够量的钙,它将几乎立刻失去蛋壳的完整性。如果钙的缺乏量大,排卵经常会停止,所以也没有过量的骨的重吸收。临界缺钙时,排卵经常继续.而鸡更多地依靠骨骼的重吸收。总的髓骨钙贮备是有限的,所以饲喂临界缺钙日粮的鸡在产3—4个蛋后,密质骨可能被逐渐销蚀,同时失去运动能力。随着日粮中钙含量的降低,会有一暂短的(1~2d)饲料进食量的增加,继之因降低了鸡蛋合成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而使进食量下降。高水平的日粮氯(0.4%~0.5%)加剧钙缺乏。在这种日粮情况下,饲喂碳酸氢钠有较大的益处。如果给鸡饲喂一缺钙的日粮,那么,在它接受含有足够钙的日粮6d至8d后产蛋率和蛋壳钙便恢复正常。3周后,腿骨将被完全钙化。缺钙时,常发现肾上腺肿大,按传统的理解,说明这是一种应激。
在发生蛋壳质量问题时,钙是最常被探讨的营养素,尽管认为维生寨D3和磷的缺乏同样会导致软壳蛋的发生。正常的钙吸收需要维生索D3,若饲喂水平不当,很快就诱发钙缺乏症。我们实验室的结果表明:日粮缺乏合成维生素D3可以很快地被诊断出,因为蛋壳重会有很大的丢失(图4.12)。
更严重的情况发生在临界的维生素D3水平,而不是绝对缺乏时。例如,饲喂含维生素D3IU/kg的鸡表现为仅仅8%的蛋壳质量下降,然而该过程持续在整个产蛋期,而且根据裂纹蛋和不合格蛋很难发现问题。维生素D3缺乏时的主要问题是难以在全价日粮中检测出这种营养素,只能在预混料的浓度水平下才能作出有意义的检测结果。所以,如果怀疑维生素D3有问题,通常有必要检测维生索预混料。除了简单的维生素D3缺乏症外,有些霉菌毒素的作用也会引起维生素D3的缺乏,如镰孢霉菌所产生的霉菌毒素——玉米赤霉酮(zearalenone),会有效地破坏维生索D3,使蛋壳品质低劣。在这种情况下按每天IU的剂量连投3d水溶性维生索D3,可能有益。
维生素D3通过一些过程有效地被激活,首先在肝脏,然后在肾脏。第一步在肝中的激活产生25(OH)D3,笫二步的产物足进一步羟基化作用后的1,25(OH)2D3。后者是钙代谢的非常强有力的催化剂,虽然它好像不太可能成为一个饲料原料。不过第一个羟基化作用的产品25(OH)D3,已为饲料工业界应用,它好像能促进蛋鸡的钙存留(表4.24).
表4.24Hy-D25(OH)D3对日钙存留的影响
HyD3(mg/kg)
钙存留(mg)
0
10
20
40
60
引自Coelho()。
25(OH)D3是唯一一个得到一般认为安全((GRAS)状态的维生索D3的代谢物,可用于肉用仔鸡、火鸡和蛋鸡。25(OH)D3在加入到商品禽类的日粮中,可以获得由单纯提高日粮维生素D3水平所不能得到的反应。其中部分差异可能是由于它们的肠道吸收机制不同。维生索D3的吸收与油脂的吸收密切相关,通过依附于胆汁酸而形成的乳糜微粒;而25(OH)D3直接进入门静脉而吸收,不需要形成乳糜微粒和胆汁酸的存在。所以25(OH)D3的吸收受肠道胰岛素的影响较小,后者使脂肪和所有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受损。维生素D3,通过它功能活跃的形式,以其在钙、磷代谢和骨骼矿化方面的作用为著;虽然对其他功能,如受精率、胚胎发育、孵化率以及免疫率也正在研究中。有时在蛋种鸡和产蛋母鸡发生与钙抽搐和笼养蛋鸡骨骼疏松有关的早期产蛋死亡率,而HY-D可用作预防性处理。25(OH)D3确保蛋鸡在开产前有最高的骨密度并在整个产蛋周期保持骨骼的结构物质。这样,饲喂25(OH)D3的母鸡不太容易死于钙抽搐和骨骼疏松症,或在产蛋后期发生蛋壳质量问题。在含有维生素D3的日粮中添加25(OH)D3可通过维持蛋壳质量而提高种鸡受精蛋的孵化率,因而促进更稳定的胚胎发育。从饲喂25(OH)D3种鸡所孵出的雏鸡,它们的“先天性软骨症”的发病率较低。已证明:25(OH)D3可将由腿病,包括胫骨软骨发育不良症所诱发的吸收不良综合征(malabsoption)降至最低。
磷水平的最低化有利于保持蛋壳质量,尤其是在热应激条件下。由于磷是一种很昂贵的营养素,过量添加不太常见;根据鸡群的状况,从蛋壳质量来说限定在0.3%~0.4%范围内好像比较理想。蛋壳质量会出现阶段性的无法解释的下降,其中有些问题可能与营养有关。例如磷酸盐中钒的污染可造成蛋壳结构异常,有些野草籽如山黧豆属会导致卵壳腺的严重破坏。
有报道说产蛋鸡喂咸水后蛋壳厚度下降10%,水中含盐mg/l时蛋壳质量下降程度加倍。若一只产蛋鸡日采食g料和ml水(含盐mg/L),那么料中供盐量约mg,而水中仅供给50mg,与总的食盐进食量相比从咸水中摄入的盐很少,然而蛋壳质量问题常在这些条件下发生。好像盐水会限制向卵壳腺提供碳酸氢盐离子,这种调节是通过降低卵壳腺黏膜上的碳酸酐酶活性而实现的。尚不清楚为什么在日粮盐占有绝对优势的时候含盐的水具有这种作用。对于有问题鸡群的壳质损失,看来还没有有效的校正方法,然而对于新鸡群可以通过在每升饮水中添加1g维生素C而大幅度降低这种副作用。
摘自《实用家禽营养》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