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
拉肚子在大部分人眼里虽算不上什么大病,但它对身体的损害却不可小视。所谓好汉也架不住三泡稀。严重的腹泻可引起脱水和身体电解质紊乱,危及生命也绝不是危言耸听,尤其是老人和儿童、体质虚弱的女性。拉肚子怎么办?我们需要认识腹泻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即便不能立刻看医生,也能舒缓腹泻的症状。
腹泻的分类: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腹泻的临床表现:起病急,可伴发热、腹痛。病变位于直肠和(或)乙状结肠的患者多有里急后重,每次排便量少,有时只排出少量气体和黏液,颜色较深,多呈黏冻状,可混血液。小肠病变的腹泻无里急后重,粪便不成形,可成液状,色较淡,量较多。慢性胰腺炎和小肠吸收不良者,粪便中可见油滴,多泡沫,含食物残渣,有恶臭。霍乱弧菌所致腹泻呈米泔水样。血吸虫病、慢性痢疾、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等病引起的腹泻,粪便常带脓血。
腹泻的病因
急性腹泻的病因主要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食物中毒、生冷食物、食物滞留、着凉。慢性腹泻的病因主要是:肠道感染性疾病、肠道非感染性炎症、肿瘤、小肠吸收不良。
腹泻需要做的检查
血常规和生化检查、粪便检查、X线检查、选择性血管造影和CT检查、内镜和活组织病理检查、小肠吸收功能试验、血清及尿中胃肠道激素与化学物质测定。腹泻的治疗: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都很重要。在未明确病因之前,要慎重使用止痛药及止泻药,以免掩盖症状造成误诊,延误病情。
病因治疗
抗感染治疗:根据不同病因,选用相应的抗生素。其他:如乳糖不耐受症不宜用乳制品,成人乳糜泻应禁食麦类制品。慢性胰腺炎可补充多种消化酶。药物相关性腹泻应立即停用有关药物。
对症治疗
☆一般治疗: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营养失衡。酌情补充液体,补充维生素、氨基酸、脂肪乳剂等营养物质。
☆黏膜保护剂:双八面体蒙脱石、硫糖铝等。
☆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
☆止泻剂: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相应止泻剂。
☆其他:-2、溴丙胺太林、阿托品等具解痉作用,但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严重炎症性肠病患者慎用。
常见止泻药的作用
思密达为吸附性止泻药,可将细菌、病毒、毒素等引起腹泻的物质吸附起来,并有收敛、保护肠黏膜的作用,对任何类型的腹泻都适用,尤其对夏季常见的食物中毒性腹泻有效,但会影响其他药物及矿物质的吸收,所以不可长期服用。培菲康、整肠生、妈咪爱等微生物制剂,对肠道菌群发挥调整作用,有提高肠道免疫力、保护有益菌生长、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等作用。
易蒙停为神经性止泻药,通过增强肠道平滑肌的张力,抑制肠的推进性蠕动,延长其内容物的停留时间而起到止泻作用,适用于因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的腹泻或慢性腹泻。由于疗效确切,很多人一拉肚子就服此药,其实,如果单纯使用易蒙停,不利于炎症的消退,出现水样腹泻且伴随有腹胀、发热等细菌感染症状时不应使用。泻立停,即颠茄磺苄啶片,为复方制剂,含活性成份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颠茄流浸膏。常用于治疗痢疾杆菌引起的慢性痢疾和其他敏感致病菌引起的肠炎等。需要注意过敏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新生儿及2个月内的婴儿禁用、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等禁忌。且服药期间不能从事危险及精密工作,如驾驶汽车等。1~5天一个疗程,用药超过5天需要咨询医生。(药学系供稿)
编辑:杨应雪段清清王志莲杨啟玫
白癲风最有效治疗偏方甲氧胺福林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