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孩子吃饭都是爸爸妈妈忧心的话题。很多妈妈坐下来,谈论最多的也是自家小孩吃饭的事。而面对不好好吃饭的小朋友,有一种说法是孩子缺锌了!
缺锌让宝宝厌食?
锌是维持人体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也是伴随小宝宝成长必不可缺少的一种微量元素。与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儿童缺锌会出现食欲下降、反复感染、生长迟缓、性发育落后、智能低下等症状,而据最新资料统计显示,我国少年儿童的缺锌率高达60%以上,也就是说每2个孩子中就有1个缺锌!
孩子在快速生长发育过程中,对锌的需求量是非常高的,可是锌不能在体内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如果孩子存在饮食结构不合理,偏食,比如以谷物为主,而肉类、鱼类、海产品等含锌的食物摄入量又少之又少,长期以往就容易导缺锌。
那么,怎么样确定小孩子存在缺锌呢?孩子缺锌又该怎么办呢?
01什么是锌?
锌作为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在宝宝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身体有着很微妙的影响。它参与到人体的代谢系统,例如:细胞分裂、蛋白质代谢和其他能量代谢等,限制人体各个时期的生长,锌对宝宝大脑发育和食欲还有着重要影响,功能强大。
宝妈们是不是已经被绕晕了?其实简单来说,锌有着以下最直接的两点影响:
1、宝宝胃口不好自然长不好
缺锌会导致宝宝的食欲减退,对很多食物不感兴趣。所以不管宝妈们怎么变花样给宝宝做山珍海味,宝宝就是不爱吃。宝宝胃口好了,爱吃饭了,才能吸收营养长高高。没有输入何来转化呀。
2、提高免疫力
锌缺乏时,更新较快的细胞和组织是最早受到影响的,免疫系统、肠粘膜、皮肤都会变的敏感。锌可以帮助人体进行良好的代谢循环,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减少某些感染或缩短感染时间,如普通感冒、腹泻、肺炎等。免疫力提高了,宝宝才能健健康康少生病。
02宝宝缺锌的原因
1、中国人传统膳食习惯中,菜品通常是用煎、炒、烹、炸等高温手段烹制的,而高温的烹制过程会导致菜品中很多营养物质流失,特别是锌的流失很大。
2、含锌较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和海鲜等,并不是是中国家庭常用的食物,所以导致中国儿童缺锌率比较高。
3、中国儿童厌食现象普遍,通过食物达到补锌的可能性较小。其实,儿童厌食现象,本质是儿童消化功能问题。而锌元素能够保障和促进味蕾和肠胃的消化功能的正常发育,提高儿童对食物的敏感度和肠胃的消化功能,功能发育正常了,孩子的食欲自然旺盛。
03哪些儿童容易发生体内锌缺乏?
平时有挑食偏食习惯的儿童要适量补锌。
锌富含于牡蛎、瘦肉、动物内脏中。如果儿童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而不吃或少吃这类食物,每日锌的摄入达不到标准,那么长此以往就会发生锌缺乏。因此。对于存在挑食、偏食习惯的儿童应该适量补锌,但同时更应积极纠正他们不良的习惯,这是引起这些儿童发生缺锌的根本原因。
受感染的儿童要补锌。
锌参与人体蛋白质、核酸等的合成。儿童感染时体内对锌的需要量增加,而胃肠道吸收锌的能力减弱。有些感染还会引起锌从粪便或尿液中丢失,如反复腹泻与肾功能障碍蛋白尿等。因此,感染中的儿童要适量补充锌剂和富含锌的食物,这不仅能预防和治疗缺锌,也有利于患儿的早日康复。
多汗的儿童宜补锌。
人体中多种微量元素都通过汗液排泄,锌便是其中之一。由于受遗传、生理和疾病的影响,有些儿童存在多汗的现象,大量出汗会使锌丢失过多,而缺锌又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儿童体质虚弱,加重多汗,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多汗的儿童应适当补锌。
被动吸烟的儿童应补充锌剂。
烟雾中含有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元素镉。镉和锌在吸收时互相干扰,在体内也有对抗作用。儿童被动吸烟时摄入和吸收增加、必然影响了锌的吸收。
母亲在怀孕期间摄入锌不足的孩子。
如果孕妇的一日三餐中缺乏含锌的食品,势必会影响胎儿对锌的利用,使体内贮备的锌过早被应用,这样的孩子出生后就容易出现缺锌症状。
非母乳喂养的孩子要补锌。
母乳中含锌量大大超过普通牛奶,更重要的是其吸收率高达42%,这是任何非母乳食品都不能比的。
患佝偻病的孩子要补锌。
这些孩子因治疗疾病需要而服用钙制剂,而体内钙水平升高后就会抑制肠道对锌的吸收。同时,因为这样的患儿食欲也相对较差,食物中的锌摄入减少,很容易发生缺锌。
04身体4个“变化”提示宝宝缺锌
变化一、食欲减退
小孩突然出现食量减少,挑食、厌食;或者出现异食癖,比如说喜欢吃一些奇怪的东西。
变化二、生长缓慢
有的小孩的身高要比同龄的小孩低3-6厘米,体重要轻2-3公斤,这个时候做家长的就要引起重视了。
变化三、智力发育迟缓
有一些小孩要比同龄的小孩反应慢、注意力也不集中,学习能力也要差一些。
变化四、免疫力变差
如果小孩子老是经常感冒发烧,出现呼吸道反复感染、还经常出虚汗、睡觉盗汗等症状,也说明小孩是缺锌状态。
Tips:巧辨宝宝缺锌的症状
1、食欲减退。挑食、厌食、拒食,普遍食量减少,孩子没有饥饿感,不主动进食;
2、乱吃奇怪的东西。比如:咬指甲、衣物、啃玩具、硬物、吃头发、纸屑、生米、墙灰、泥土、沙石等;
3、生长发育缓慢,身高比同龄组的低3-6厘米,体重轻2-3公斤;
4、免疫力低下,经常感冒发烧,反复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出虚汗、睡觉盗汗等;
5、指甲出现白斑,手指长倒刺,出现地图舌(舌头表面有不规则的红白相间图形);
6、多动、反应慢、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差;
7、视力问题:视力下降,容易导致夜视困难、近视、远视、散光等;
8、皮肤损害:出现外伤时,伤口不容易愈合;易患皮炎、顽固性湿疹;
9、口腔溃疡反复发作。
05宝宝缺锌的危害
1、机体内缺锌会使脑细胞数目减少,尤其在胎儿期到3岁期间,如果缺锌将影响脑的发育。
据有关营养调查表明,一些先天性呆傻儿童,当排除遗传等因素后,缺锌是重要原因之一。
2、缺锌还会降低免疫功能,导致经常患病,原因是锌对吞噬细胞的杀菌能力有很大影响。
研究表明,在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儿中,缺锌的宝宝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宝宝。临床发现,受伤的孩子缺锌时伤口愈合慢。
06宝宝缺锌怎么办
1、提倡母乳喂养。
母乳中含有促进宝宝生长发育的锌,尤其初乳中含有大量的锌,人工喂养的宝宝则需要按时添加辅助食品,同时注意补充含锌丰富的食品。
2、适量摄入含锌丰富的食物也是最有效的补锌方法。
例如粗制完整的谷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锌;海产品含有丰富的锌,绿色蔬菜也含有丰富的锌。
3、避免过度加工。
食物过度加工,会使锌遭受破坏,因此,烹调食物时要控制好火候,以减少锌的流失。
4、保证食物多样化。
食物中的铁、钙、磷、铜等成分含量过高时,锌的吸收利用率就会降低。应在日常饮食中保证食物多样化,力求达到平衡膳食。
Tips:常见的补锌食材
海产品:如生蚝、牡蛎、蚌肉、龙虾、蟹等。
肉类:如牛肉、猪肉、鸡肉等。
坚果:如腰果、杏仁、花生等(建议磨碎后再给宝宝食用,防止呛入气管引起窒息)。
豆类:如黄豆、豌豆、扁豆等。
谷物:如全谷物、强化早餐谷物等。
乳制品:如牛奶、奶酪等。
虽然在蔬菜中也含有锌,但是动物性食材中的锌更加丰富易吸收,宝妈们要尽量多选些优质的鱼、肉类给宝宝做辅食。
07如何预防宝宝缺锌
1、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喂养时,强调选择强化锌的配方奶。
2、婴儿6月龄后,宝妈们应及时添加富锌辅食,首选强肉类、肝脏等富含锌的动物性食物或者化锌的婴儿米粉等。
3、多吃富锌食物:锌元素主要存在于海产品、动物内脏和肉类等畜类、蛋白质食物当中,并且容易吸收,其中含锌之王”非牡蛎莫属。植物性食物中含锌量比较高的有豆类、花生、小米、萝卜、大白菜等。
4、在无法从食物中摄入足量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制剂补锌,如祥明锌硒康片。祥明锌硒康片采用蛋白锌,是国内目前最安全的一种纯生物补锌制剂,可饭前空腹服用,对宝宝完全没有任何肠道刺激等副作用。
5、疾病引起的锌吸收不良,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宝妈宝爸们尤其要注意,钙锌不能同补,如果需要同时给宝宝补锌和补钙,时间最好错开,间隔2小时以上;或者最好选择白天补锌晚上补钙,这样宝宝的吸收效果最好。
来源
小豆子妈妈(ID:xdz-mm)
患上白血病,只需5分钱?小小的一次性纸杯,竟能让人致癌,患上白血病?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相信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一次性纸杯潜藏的危害。不少商家为了让纸杯看起来更加美观,于是印上美丽的图案。可消费者购买时,并不知道,这些图案背后的油墨中含有苯或甲苯有毒溶剂。医院重症医学科章主任表示:这些苯一类化学物质,被人体吸收后会损害身体,特别是会影响到人体的白细胞,可能会造成白血病。看似毫不起眼的小小纸杯,竟然会和白血病这种恶病有所关联,让人胆战心惊。而平日里,因为一次性纸杯的方便、快捷、卫生,家家户户基本都会储备上一袋一次性纸杯,用来招待客人,或以备不时之需。殊不知,这给自己的身体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无疑在鬼门关面前游走。而近年来,白血病越发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不少患者认为自己无缘无故患上这种恶疾,将其归结到命运的魔咒中。其实,就像一次性纸杯的过度使用一样,毫无防备心理的前提下,只会让我们一不小心落入病魔的“圈套”。所以,对于一次性纸杯,能不用就不用,它的危害远远在我们普通人能承受的范围之外。仅需15分钟,身体遭几万塑料微粒入侵有人说,用一次性纸杯致癌的概率,还是很小的,犯不着如此小题大做。但他们并不了解的是,一个普通人如果每天用一次性纸杯喝三杯茶或咖啡,将会摄入个肉眼看不见的塑料微粒。年11月,印度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发表在《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危险材料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一次性纸杯中装上热饮,在15分钟内会向饮料中释放大约25,个微米大小的微塑料微粒。·由于一次性纸杯表面的微塑料层耐热性较低,一旦盛入热饮,微塑料层就会降解,将塑料颗粒释放到热饮中。这些微塑料到达人体肠胃后,并不能被消化,无法溶解于胃酸。其中一部分排出体外,而一部分的颗粒可能“永久”留存于我们体内,经过日积月累,它们对人体健康产生着或大或小的影响。虽然科学家们关于微塑料摄入的直接危害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但一些基于动物的大量微塑料研究却能说明一些事实:直径小于20微米的微塑料可以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且在内脏中积累,可能造成人类的心脑血管疾病。看到这里,有人暗自庆幸:幸亏我家用的都是透明塑料的一次性杯子,从不用印有图案的。既不担心染上白血病,也不担心身体吸入塑料微粒。那你可就错了。即便是透明的塑料一次性杯子,在使用时倒入热饮,也会释放出塑料微粒进入我们的身体。那些直径大于微米的塑料微粒会被人体排出,而更小的塑料微粒,将会穿过肠壁到达其他组织。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塑料微粒开始“入侵人类胎盘”!科学家利用拉曼显微光谱在四个胎盘中检测到了12块5至10微米大小的微塑料颗粒。研究人员表示,参与研究的胎盘中,胎盘的胎侧、母侧以及胎儿发育的羊膜中,均存在塑料颗粒,这也意味着:胎盘的所有部位都存在微塑料碎片。而新生胎儿体内,也可能存在微塑料碎片。在肉眼看不到的情况下,它们可能正神不知鬼不觉地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警惕生活中看不见的“隐形杀手”1.瓶装水研究表明,只喝瓶装水的人“每年可能多摄入90个塑料微粒,而只喝自来水的人每年只会摄入4个微塑料”。而且,常见的矿泉水、汽水饮料等瓶装水,其瓶身多采用PET(聚酯)材质。这种瓶子不能长期循环使用,不能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更不能装热水。因为材质不耐热,当温度超过70℃会变形,释放出有毒物质。2.奶瓶、塑料水杯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奶瓶主要由PP(聚丙烯),PES(聚醚砜),PPSU(聚苯砜),PC(聚碳酸酯)材料制成的。PC材质的瓶子在高温下会释放BPA(BiphenolA双酚A),有致癌危害,我国从年就已经禁止生产销售含双酚A的PC奶瓶。但值得注意的是,市面上不少太空杯都用PC材质制成。塑料水杯底部的“PC58”标识指的是PC成分<58%,符合健康标准,但PC材质的水杯一般不要盛装热水。而根据发布在自然(NatureFood)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表示:在冲奶粉的时候,使用PP材质的奶瓶会在水中释放大量微塑料。其中,当水温为25度时,微塑料的释放量为每升60万颗,70度时为万颗,95度时,万颗。而从综合性能上看,PPSU材质的奶瓶质量最好,更耐高温,而PES材质次之。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先在玻璃容器内冲泡好配方奶粉,并在冷却后倒入婴儿奶瓶当中,以减少奶瓶受到的高温和晃动。3.保鲜膜市面上的保鲜膜有两种材质制成的,一种是含有大量塑化剂的PVC(聚氯乙烯),一种是在常温下相对稳定的PE(聚乙烯)。购买时我们应尽量选择PE(聚乙烯)材质的保鲜膜,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但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蒋序林则指出,无论哪一种材质的保鲜膜,在加热时都会分解出有毒物质,因此应避免将保鲜膜放进微波炉中或者用其他方式加热。因此,食物在进行加热前,最好把保鲜膜去掉。远离健康危害,我们可以这样做事实上,塑料微粒广泛存在于我们身边,就连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食用的海鲜食材,甚至厨房必不可少的调味品——盐,都存在塑料微粒的影子。这些发现并不是为塑料微粒的存在寻找合理化的解释,而是在警示我们,必须减少塑料垃圾的生产和使用。否则,人类将会摄入越来越多的塑料微粒,危害自身。1.用玻璃水杯代替塑料杯子比起塑料、不锈钢等材质的杯子,玻璃水杯在烧制过程中不含有机化学物质,十分健康。同时,其表面光滑,不容易滋生细菌和污垢。在家庭生活中,建议选用耐高温的玻璃水杯,注意不要骤冷骤热,防止温差过大引起爆裂。在外出时,也可用玻璃杯子装上饮用水,减少瓶装水的购买。2.环保购物、消费,拒绝“一次性产品”多使用无纺布购物袋,向塑料袋说“不”。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纸杯、打包盒、筷子......等一次性塑料制品。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提出:自年1月1日起,全国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塑料棉签、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全国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3.少用塑制生活用品湿巾,竟也会释放塑料纤维?大多数人根本没意识到,婴儿湿巾,擦手湿巾以及卸妆湿巾几乎都是由聚酯、聚乙烯和聚丙烯(或者是这些塑料和天然纤维的混合物)制成。而其中的塑料成分不会溶解,还会释放塑料纤维,因此,传统的全棉毛巾才是环保的选择。4.垃圾分类没有人愿意生活在垃圾之中,垃圾分类,能够最大程度地进行无害化处理,提高回收利用率,为我们的生存环境减负。难以想象,那些被随意抛弃的垃圾,最终会以什么形式进入人类身体。(年3月,菲律宾达沃市东海岸,一只柯氏喙鲸胃里被发现80斤塑料垃圾)可能是吹来的风、飘过的雨、喝到的水......在那些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垃圾可能正在悄无声息地反噬着我们。这事,关乎世界,更关乎你我。为了我们的健康,行动起来吧!--End--▍来源:小豆子妈妈(ID:xdz-mm),妈妈的格局藏着孩子的未来,你的眼界,决定孩子的境界,在这里与万妈妈共同“进化”(转载请添加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