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吸收不良综合征治疗专科医院 >> 手术后吸收不良综合征诊断 >> 直播回顾肺癌手术前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直播回顾肺癌手术前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年11月19日,与癌共舞论坛有医院胸外二科的黄淼医生,线上直播讲解肺癌手术前我们都需要知道些什么,并特别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专业的线上答疑,干货满满!直播受到了广大患友的热烈反馈,特此全程回顾直播精选内容。

主讲:黄淼

主持:包大包

专家介绍

黄淼教授

医院胸外二科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博士

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

医院胸外二科主治医师

主要从事胸部肿瘤的微创外科治疗

专注于肺癌、食管癌的临床及转化医学研究

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数篇

科普作家

头条、抖音10万+粉丝健康类科普达人

曾担任央视、北京卫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凤凰卫视等多档科普节目特约嘉宾

院级主持人、演说达人

曾获得医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第一名、北京大学教学比赛二等奖第一名、北京胸外科青年医师演讲比赛第一名、iHope青年医生演说汇全国总决赛第一名等荣誉

直播回顾

包大包

与癌共舞论坛的病友和家属们晚上好,欢迎大家走进今晚的直播间,今天是与癌共舞论坛全球肺癌的科普直播活动的第3场,我是主持人包大包既是患者家属也是论坛的版主之一。作为家属我经历过与大家相似的感受,比如确诊肺癌时的绝望与迷茫,失去手术机会的遗憾与失落,幸的是我通过与癌共舞平台与许多医生前辈相识,学习了许多知识,这也正是论坛坚持科普的意义所在,希望能传递更多的力量,缓解大家的焦虑。

目前治疗肺癌的手术一直作为首选方案。对早期患者而言,手术治疗更是实现治愈的重要途径,但是对很多初确诊的患者来说,对于是否做手术仍然有很多的疑问,比如什么样的分期可以做手术,是做微创还是做大开胸手术,晚期患者有没有必要做手术,手术能带来多少的获益等等。

为了解决大家的疑问,与癌共舞有幸邀请到了本次的主讲专家黄淼教授。年轻有为的黄淼教授医院胸外二科是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博士,主要从事肺癌食管癌的临床及转化医学研究,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了多篇文章,同时呢也是头条抖音10w+的科普达人,还担任了多档卫视节目的特邀嘉宾,获得了青年医学演说家全球全国总决赛第1名的荣誉,接下来我们把时间交给黄淼教授。

黄淼教授

感谢与癌共舞论坛邀请我来给大家做一次科普直播,首先非常荣幸,作为医生给广大老百姓科普一些健康的知识也是我们当大夫的份内的工作之一。我听说在与癌共舞论坛上有很多的肿瘤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会聚集在这里分享一些抗癌的经验。有这么好的一个论坛,从我作为医生的角度来讲,是非常欣慰的。

很多的肿瘤患者他们都很迷茫也很孤独,有的时候甚至会有一些绝望,所以就像包版主说的这是一个非常有温度的肿瘤患者社区,能够作为大家的一个精神家园互帮互助、互相鼓励,是挺好的一件事。在这里,我个人要像论坛的各位版主们致敬,感谢你们。

那么既然刚刚版主已经介绍了我是谁了,接下来就该我问问大家今天来到我直播间的你们都是谁呢?大家在评论区回复数字就好了,如果只是单纯的为了来看黄医生直播的,大家就在评论区回复一个数字0,如果是有肺结节的患者或者家属,在评论区回复一个数字1,如果您是这个肺癌确诊的患者或者家属,回复一个数字2,让我了解一下你们分别都是谁,我只能用手机看一看大家的回复。

作为一名合格的主播,我得知道我的观众都是谁,知道大家的角色之后,我会在后面的内容上有所侧重,我看大部分的观众啊,朋友们都是选的是2啊,也有选1的,可能大部分都是已经确诊为肺癌的患者或者家属还有一些肺结节的患者,我的直播可能跟很多大专家不太一样,我更喜欢用一种提问和回答的方式让大家都能够参与进来讨论,那么在接下来讲的过程当中我会随时问大家一些问题,那么欢迎大家留言互动。

第1个问题肺结节等于肺癌吗?这是我们今天的一个主题,大家在评论区可以回复字母a或者字母b,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大家把答案打在评论区。

很显然的答案其实不用我说,肺结节和肺癌是必然是不能划等号的。首先大家知道中国有多少的肺结节患者吗?根据不完全的统计,中国大陆地区有超过1亿2千万人查出有肺部的结节,尤其是今年的疫情期间,很多人都会涉及到做排查新冠的CT,都查出来肺部有结节,包括我的很多同事和朋友,查出来之后夜不能寐、茶饭不思的压力非常大。

换个角度来说等号的另一边,咱们中国每年有多少的肺癌患者,大家知道吗?咱们年的时候国家的新发肺癌患者的数量是73万人,其中男性有51万人,女性有22万人,男性得肺癌的人数是女性的两倍还多,大家看看这两个数字1亿万跟73万,这俩差着好几个数量级了。

再说一个数字,美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大宗的调查研究,他们对跟踪了5万名常年吸烟的人进行了长达7年以上的追踪,结果发现如果用CT来筛查的话,他们中有肺结节的人数占到了24.2%,也就是说1/4的人肺里都有结节,但是最终只有3.6%的人被确诊了肺癌,也就是说96.4%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的不是肺癌,所以我们说肺结节不等于肺癌,那么选b的肯定都是对的。

这些肺结节,如果不是肺癌的话还有可能是什么?我们统称为良性病变,如果有较真儿的朋友就想知道这些良性的结节究竟是什么,大家可以看看这个表格,稍微了解一下就行。我前一段时间在抖音上专门录了一首关于这个这个问题的一个报病名的一个歌,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听一下。

发现肺里有结节,下一步怎么办?这里有个选择题考考大家对肺结节的印象是什么?考察大家对肺结节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回复字母a或者b或者c。

在医生的眼里对肺结节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刚才说过,90%以上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的,他们很可能在肺里已经待了很长的时间,只是第1次做检查被发现了而已,有的是这个几十年的岁月留的瘢痕属于肺部的陈旧病变,就像白头发眼角皱纹一样属于正常的一些改变,毕竟人们活几十年,吸食这些污浊的空气,吃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多少都会在肺里留下一些痕迹,一些感冒啊发炎啊都会在肺里留一些痕迹,那么这些结节其实是不需要临床干预更不用手术处理。

还有一些小结节上来就做了手术,术后的病理提示比如说肺的原位癌,那么回过头来说,这些病变即使不切除,在肺上呆个5年10年大概率也不会有什么变化,所以首次做CT发现的肺小结节仅仅是第1次被发现而已并不是刚刚长的,大家不用惊慌,耐心的观察一段时间,再次复查胸部CT,这个时候医生会根据这个肺结节的变化特征看它的大小、形态、密度等等,根据这些这些特征的变化,来给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建议。

我们来看答案,只是选a的同学对了33.6%,刚刚说了96.4%的结节都是良性的是不需要手术的,因为我们的胸外科手术的创伤都是比较大的,那么做完手术会有一些后遗症,会造成部分的生活质量的下降。为一个良性结节去做手术,我们觉得是白挨一刀,毕竟我们的肺组织切完是不能再生的。

选b的同学对了33%啊,为什么呢?因为确实有一部分炎性结节,通过吃一段时间的消炎药能够把结节消掉,通过消炎的过程,可以让相当一部分人免除白挨一刀的情况,那么有多少比例的病人经过消炎就可以让肿块缩小呢?这里有个研究,有人报道过19%的结节经过消炎治疗后会缩小,14%的结局会完全消失,加起来有差不多33%的病人,也就1/3的病人能够从消炎治疗中获益,我们在门诊给病人最常开的一个消炎药叫做莫西沙星,商品名叫做大夫乐,这个药既能够治疗细菌感染,也有一定的抗结节的效果。

有一部分病人在经过消炎之后结节缩小甚至消失了,喜笑颜开的就回去了,因为不用做手术了。我们人体本身是有免疫力的,如果观察一段时间,比如说一个月三个月,很多炎症结节也能够自行的吸收掉,所以选c肯定是一个正确答案。如果随访了一段时间,或者吃的消炎药结节没有消失,有的甚至增大怎么办?这个时候就要小心了,因为就三个病,炎症、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如果出了严重的问题再去考虑肿瘤的问题。

我们进行下一个问题,肺部的肿瘤如何确诊是良性还是恶性?这个其实是用来考医学生或者是实习医生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对于很多患者和家属来说,又是最为重要也是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我们还是化繁为简,把问答题变成选择题而让大家参与进来,我看大部分的朋友都是选的c,有一部分人选d。这个问题涉及到在门诊看病的时候最需要做的几个检查,给大家讲一讲平扫CT、增强CT、PET-CT和病理都有什么区别?

我给大家梳理一下,首先说说平扫CT和增强CT的区别,胸部CT有两个窗位,一个叫肺窗一个叫纵隔窗,肺窗可以理解为拍照片过度曝光时候的样子,可以看到肺纹理,肿瘤在肺窗是白色的,纵隔窗正好相反,类似于欠曝光的一个照片,肺组织在纵隔窗是漆黑一片,但是可以看到肿瘤的软组织成分,那么平扫CT,是指不用做造影剂,也就是说不扎针,不用造影剂的一个普通的扫描,增强CT是指静脉里打一些水溶性的碘造影剂,然后再进行扫描,这样能够让病变的组织与病变周围的正常组织间的密度差能够增加,从而清晰的辨别病变与正常组织的关系。

那么平扫CT的优点在哪呢?平扫CT第一不需要注射造影剂,避免了这个造影剂过敏的可能,第2个就是平扫的辐射会更小一些,因为平扫CT只需要对器官扫描一次就可以了,而增强CT需要在不同的时间点,对咱们的目标器官进行连续多次的扫描,因此增强CT的辐射剂量会更高一些,那么做增强的目的在哪呢?这就要说到这个增强CT的优势,它对淋巴结的辨识度更强,对血管的结构也看得更清楚。

大家可以看到啊,在增强CT纵膈窗里,心脏和大血管都是白色的高亮的,而肿瘤呢它是暗淡的,也就是说增强CT能够分辨肿瘤与大血管的关系,从而判断肿瘤是否可以手术切除。因此,需要做手术的病人,哪怕之前做个平扫CT,我们也会要求他们在术前补做一次增强,因为手术不光是切瘤子,还得清扫淋巴结、断血管,尤其是后两个非常关键的步骤。

平扫CT是看不清楚的,但是如果只是为了判断肺部肿瘤的良恶性的话,平扫和增强CT是差不多的准确性大概在60%~70%左右,所以选a的同学肯定是不对的,那么PET-CT和CT有什么区别呢?大家可能听说过PET-CT很贵,到1万块钱左右,这么贵的检查能确诊肺癌吗?

我刚刚说了做增强CT的时候,在血管里注射的造影剂是含碘的溶剂,做PET的时候往血管里打一种同位素标记的葡萄糖,葡萄糖是恶性肿瘤最爱吃的东西,肿瘤细胞的代谢是非常旺盛的,对这个葡萄糖的吸收比正常组织会更多一些,从照出来的片子上看啊,肿瘤所在的位置就会呈现一个浓聚的点,而没有的部分则是一片暗。

对于肺部肿瘤来说,通过PET-CT来判断肺癌的准确度,有多少呢?大概是在80%左右,也就是说花了1万块钱做检查仍然不能够确诊肺癌,但是,80%左右的准确度已经是在影像学的检查当中是最高级别的诊断了。最终的诊断还得靠病理,因为病理是确诊肿瘤的唯一的法律依据,所以说选b是不准确的,这道题应该选c。

这里有一个典型的病例,一个69岁的老太太,为了做腰椎手术,在住院前常规筛查新冠肺炎的时候做了一个胸部CT,结果在肺上发现了一个两公分的结节,我们建议她做了一个PET-CT,片子上可以看到结节呈现出一个明显的亮点,我们给老太太做了手术,病理提示是一个非小细胞肺癌,那么直到这一步才算是“定罪量刑”了。

从这个病例当中,大家可以大致的了解一下这几个检查都是干什么用的。打个比方来说,CT相当于我们社区的片警,负责巡逻排查可疑的人员,PET相当于是刑警通过调查取证判断这个可疑的人员是否是犯罪嫌疑人,有没有必要比如提起公诉或者寻求一些更强有力的侦查方法。

哪些侦查方法呢?比如说需不需要做气管镜活检或者是穿刺活检甚至手术活检,那么做完活检之后拿到了病理,这个病理才是法官,最终由它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定罪量刑,因此选d也是不对的。

有人会问,黄大夫我花了块钱挂了一个特需的专家,为什么还是不能给我确诊?这就取决于你是拿着什么样的检查结果去找大夫看的,这里要说一个小常识,医院看病,不要上来就挂专家号,先挂一个普通号,比如说找一个像黄医生这样的年轻大夫,先把该做的检查都开了之后拿着结果去找专家,这样会更加的高效一些,不管是术前的还是术后复查的,其实都可以走这个流程,我们现在还有这个网络门诊也更加方便了,在家里就把检查都开好了,否则你好不容易挂一个专家号,结果给你开了一大堆检查,你说你冤不冤?

继续下一个话题,这也是今天的直播的一个标题,一个最主要话题,手术前需要做哪些检查?PPT打在上面直接告诉大家答案,需要做这么多的检查,很多人在发现肺部占位之后问到的第1个问题就是,大夫我能不能办住院,明天就安排手术?作为医生,我是非常能够理解病人心里面的这个恐惧的,觉得得了癌症就是在跟死神赛跑,恨不得马上就开始治疗,但是,大夫不能感情用事,在制定治疗方案之前都是需要有科学的依据的。

我们不会给您马上就收住院或者是开药,而是会给您开系统的检查,开系统的化验,那么这些检查化验可能要耽误一两周的时间。尤其是没有来到直播间的,不怎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hkw.com/ways/1218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