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骨头汤中加醋可以促进骨头中的钙溶出,补钙效果更好。
真相骨头汤本身钙含量很低,加少量醋确实可以提高钙的溶出率,但是作用很有限。另外骨头汤中还含有很多脂肪,靠骨头汤补钙不可取。
论证
我从来不推荐靠喝汤来补充营养,无论是米汤、菜汤、还是骨汤、肉汤,因为汤里绝大部分都是水,真正的营养成分大多还是保留在固体物中,汤水中虽然也有一些矿物质、溶于水的维生素等等,但是这些有益成分不是量太少就是被破坏殆尽。与此同时,越是好喝的汤往往钠和脂肪含量也越高,这对“营养过剩”的我们来说弊大于利,对于痛风患者,我们甚至会建议他们“吃肉弃汤”。具体到骨汤又怎样呢?虽然动物体内99%的钙都存于骨骼当中,但钙只有成为离子状态进入肠道才能被人体所吸收,因此凡是口服的食物或补充剂,要想分辨是否适合补钙,得同时考虑钙含量、溶解度、吸收率、成本这四个因素。究竟骨头汤里有多少钙呢?中山大学医学营养系蒋卓勤教授的研究[1]显示,用去除掉了钙、钠的三蒸水(经过3次蒸馏的水)熬制的骨头汤,钙浓度往往都在2毫克/毫升以下,与肉汤没什么区别。而改变实验条件,如用压力锅代替瓦煲,从煮1个小时延长到4个小时,多放一些骨头或是选择特别的部位(如椎骨),虽然能略微提高骨汤中钙的浓度,但差别也不大,都不超过4毫克/毫升。“不超过4毫克/毫升”是什么概念呢?我们可以做一些比较。首先,牛奶的钙浓度在毫克/毫升以上,是骨头汤的数十倍。其次,有资料显示,我国大多数湖泊水质的钙都在2毫克/毫升左右,北京自来水硬度一般在-ppm(用溶质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万分比来表示的浓度,也称百万分比浓度),1ppm作为硬度单位代表1毫克/升的碳酸钙含量,也就是说你喝的饮用水往往都比骨头汤含钙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虽然骨头里有大量的钙,却主要是以羟磷灰石(hydroxyapatite)的结晶存在,它是不溶于水的。骨头中虽然还含有微量的非结晶态骨盐,但其中主要的磷酸钙、柠檬酸钙、碳酸钙也都难溶于水,一般熬汤很难将其中的钙盐溶解。又有人说了,那加醋行不行呢?确实,钙盐和醋酸反应可以生成醋酸钙,在℃下醋酸钙的溶解度是29.7%,理论上是可行的。蒋卓勤教授的研究也证实,在不放水纯用醋煮的情况下,骨头汤中的钙浓度甚至能高过牛奶。不过这个方法的实用价值并不高,首先,这么做出的汤很难喝;其次,大量的醋酸会随着挥发污染空气,腐蚀家具,甚至引发呼吸系统疾病;最根本的一点,照这个方法熬一斤的猪蹄大概得买数十元的醋。所以,按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钙摄入量毫克,换算成骨头汤的话得喝几十升。真要是补钙,还是吃好三餐,多喝牛奶吧。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