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知识之基础营养素20:矿物质“锌”的保健功能
◆微量元素的保健功能
微量元素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维持生理功能所必需的需要量极少的元素。
目前已明确的有:铁、铜、锌、锰、碘、氟、钴、铬、硒、钼、镍、铴、硅、矾14种。
一般的标准供给量多在20mg以下。
人体需要量、治疗疾病所用的药理剂量和中毒剂量之间差别很小。
所以不论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的推荐膳食允许量委员会和我国的营养学会,在推荐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标准时,对微量元素都提出了上限,并专门指出很多微量元素的毒性水平只有一般摄取量的数倍,所以希望在摄取时不要超过上限(实际上这几倍的差别只有几十到几百微克)。
★锌(微量元素)
锌是目前所知人体必需的几种微量元素之一,其在体内的含量仅次于铁而居微量元素的第二位。
●锌的代谢和生化、生理作用
锌在小肠中有控制地被吸收,当锌在体内过多时,锌在肠细胞能形成金属硫蛋白,随着肠细胞的脱落而被排出体外,故金属硫蛋白对锌的吸收起调节作用。
缺锌时,锌的吸收增加并从组织中将锌动员出来。
在血浆中,50%的锌与白蛋白,40%与α2-球蛋白,7%与运载蛋白结合。
此外,锌主要储存于肝脏、肌肉及骨骼中,前列腺中浓度也很高。
骨骼中的锌受甲状旁腺及维生素D的调节,并可在锌缺乏时成为儿童身体组织生长所需锌的来源。
锌主要通过胆汁及脱落的肠细胞排出体外,相当数量的锌也可从汗液及尿中排出。
年Praead首先提出人类缺锌的问题。
20年来,锌对人的体格生长、心理发育以及健康的影响愈来愈受到重视。
1.人体中有很多酶都含锌
碳酸酐酶、醇脱氢酶、羧基肽酶、DNA多聚酶、醛缩酶、过氧化物歧化酶等,这类酶依靠几个锌原子的存在发挥其活性作用。
还有另一些酶,如精氨酸酶、组氨酸酶、卵磷脂酶、烯醇化酶,则需要锌的激活。
2.锌与内分泌系统
锌影响内分泌系统功能。
人和动物缺锌会发生性腺功能低下,可能与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减少或睾酮生成障碍有关;
锌极易与胰岛素结合成复合物,延迟和延长其降血糖作用。
另一方面,血中激素浓度可影响血、尿及组织中锌的浓度,例如生长激素浓度增高(如患肢端肥大症时),则尿锌排泄增多。
其他多种激素如雌激素、催乳激素、肾上腺皮质酮、甲状腺素、甲状旁腺激素等分泌的改变也均对血锌浓度产生影响。
3.锌与免疫功能
锌对机体免疫功能,包括胸腺的发育、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和细胞免疫等有重要作用。
锌能促进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对肥大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以及血小板有调节其功能的作用。
4.其他
锌可促进DNA、蛋白质、胶原的合成,故能促进生长发育(包括骨骼生长),并有助于伤口的愈合。
●引起锌缺乏的原因
锌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城市自来水中也存在锌。
动物性食物含锌颇多,如此看来,似乎不会发生锌的缺乏。
但人类缺锌并不少见。
原因如下:
1.摄取不足
很多儿童因偏食的原因限制了锌的摄入。
患病时由于胃纳差和机体的消化代谢功能降低可导致锌的缺乏,而锌缺乏又影响食欲,形成恶性循环。
受经济条件所限或因其他原因使动物性食物摄入不足者,其每日锌摄入量必然偏低。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感染、恶性肿瘤以及尿毒症患者接受透析疗法的都会发生缺锌。
孕妇和乳母比一般妇女消耗更多的锌,因而也容易发生锌缺乏。
2.吸收障碍
食物中的锌由小肠粘膜细胞微绒毛摄取,在细胞内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配体与之连结。
一般人只吸收食物中31%-51%的锌,吸收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植酸(与锌形成不可溶性复合物)与纤维均阻碍其吸收。
铁与锌同时摄入时,可互相干扰吸收。
乙醇注入胃中,发现乙醇使锌与高分子蛋白结合减少,而与低分子蛋白质结合增加,认为乙醇有抑制或延缓锌吸收的作用。
因此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体内锌含量很低。
肠病性肢端皮炎(AcrodennatitisEnteropthica,AE)的发病机理就是锌吸收障碍。
其他如脂肪泻、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短肠综合征以及肠手术均可影响锌的吸收。
3.锌丢失增加
一般情况下,锌主要从肠道排出,如钩虫病及血吸虫病、节段性回肠炎、蛋白质丢失性肠病等均可引起锌缺乏。
肾病综合征患者锌可随大量蛋白尿而丢失,此外有糖尿病患者高锌尿症的报道。
烧伤、外科手术性创伤、脱屑性皮肤病均可造成低锌状态。
锌丢失的另一途径是出汗。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锌在汗中每日排泄量,正常情况下婴儿估计为0.5mg,其他年龄1-1.5mg。
故异常大量出汗,如炎夏、剧烈运动及盗汗者,可造成缺锌。
●缺锌的症状
缺锌可在不同条件下产生不同的症状。
如贫血、肝脾肿大、性发育迟缓、侏儒症、食土癖、生长发育障碍、味觉减退等等。
缺锌时孕妇会发生分娩异常,创伤者伤口愈合不良,胎儿发育期母亲缺锌可发生畸形,乳儿缺锌时可有尿布疹。
1.慢性缺锌的症状
生长发育迟缓、性发育延迟、贫血、肝脾肿大、长骨骨骺未闭合,多有食土癖及厌食症,血浆、汗、头发及细胞内锌含量降低,甚至变成侏儒。
在营养不良,生长有障碍的儿童中,2/3明显的低血锌。
○性发育障碍与性功能低下。
缺锌男性患者常表现生长障碍及生殖幼稚症。
对阳萎患者,在膳食中补充锌,症状明显好转。
亦可用锌治疗精子过少的不育症。
○味觉及嗅觉障碍。
慢性缺锌者可出现味、嗅觉迟钝或异常。
锌影响味觉的确切机理还不完全清楚。
有人发现唾液中有一种含锌蛋白,它能维持味蕾的结构与功能正常。
○异食癖可表现为食土癖、嗜酸癖(以孕妇发生较多)。
给锌治疗,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每日20mg,治疗3天后异食癖消失。
○伤口愈合不良。
缺锌者往往发生静脉曲张性慢性溃疡以及褥疮,补锌可以促进愈合。
○胎儿生长障碍与畸形。
有人发现妇女血锌浓度特别低者,较多生育早产儿与畸形儿以及分娩异常。
Hmbidge等调查了7名肠病性肢端皮炎的妇女,发现1例生产出无脑儿,1例生产出软骨营养不良性侏儒,1例流产。
2.急性缺锌的症状
急性缺锌除造成前述味觉障碍、厌食和秃发外,还可引起神经精神障碍及免疫功能减退。
急性缺锌患者的精神症状可表现为嗜睡、欣快感或幻觉。
小脑症状包括躯干及肢体共济失调。
免疫功能减退表现为营养不良患者容易发生感染。
给患过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的8名小儿补锌(每天每1kg体重2mg),结果X线胸片显示胸腺增大。
3.肠病性肢端皮炎(简称AE)——先天性缺锌症
肠病性肢端皮炎是隐性遗传性疾病,起病于婴儿期。
临床表现为腹泻和相继出现的手足、肛周湿疹样或疱疹性皮肤损害和秃发,可有甲沟炎伴甲萎缩、睑边炎、结膜炎、口炎、唇炎等。
未治疗者生长迟缓,情绪障碍,并多因细菌性与霉菌性感染而夭折。
急性缺锌的表现为厌食、嗅觉及味觉不灵或紊乱、精神异常、共济失调。
有人认为味觉欠缺及异食癖是诊断缺锌的重要线索,其他表现多是非特异性的。
但最重要的是在临床实践中勿忘缺锌的可能性,尤其在缺锌的条件下,如儿童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成人嗜酒,以及患与缺锌有关的疾病和使用增加锌排泄的药物及食物时。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