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泻??(??celiacdisease)又称为麦胶敏感性肠病、成人乳糜泻、非热带性腹泻及特发性脂肪泻。是病人对麦胶(俗称麸质)不耐受而引起的慢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其特点为小肠(尤其是空肠)黏膜的绒毛萎缩、扁平的小肠对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矿物质等吸收不良,禁食含麦胶的食物(小麦、黑麦、大卖、燕麦)能使症状缓解,小肠粘膜恢复正常及抗麦胶抗体消失,再进食又可迅速复发。
?
本篇文章发表在??《?Clinicalgastroenterologyandhepatology》??杂志上,????讨论了乳糜泻的诊断,包括血清学检测的使用,内镜检测,围绕乳糜泻管理的问题(包括,无麸质饮食),以及维生素和营养不良。(点击下载全文)
?
关于乳糜泻,有10件事情是所有消化科医生都应该了解的,详细内容如下:
(1)免疫球蛋白A组织转谷氨酰胺酶是一项用于乳糜泻检出的血清学试验。
(2)即使是正常内镜表现不能排除诊断结果的情况,乳糜泻可以通过内镜识别,同时浸水法可加强绒毛组织检出。
(3)从十二指肠的第二部分获取4块活检组织,同时在9点钟和12点钟方向取两块,这样可以最大限度提高乳糜泻组织学验证的灵敏度,是推荐的。
(4)1型糖尿病,Downs,Turners,和Williams综合征,以及那些过早的骨质疏松症,铁缺乏症,肝生化异常,和乳糜泻其它表现的患者们,考虑一级亲属的血清学检测。
(5)已经长时间坚持无麸质饮食(GFD)的患者应该测试HLADQ2或者DQ8的存在,从未避免在非等位基因携带者进行乳糜泻进一步评估的需要。
(6)乳糜泻基础治疗是一种严格的,长期无麸质饮食,需要由专家营养师启动。
(7)新诊断的乳糜泻成人,应该对微量营养素缺乏(铁,B12,叶酸,锌,铜),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维生素D)和骨密度开展评估。
(8)所有诊断为乳糜泻的患者应该接受临床随访,以保证响应并遵循无麸质饮食方案。
(9)在那些出现持续性或者复发症状的患者中,对初始诊断的正确性要重新审查,对麸质暴露进行的探查,同时替代方案和相关疾病开展系统系评估。
(10)针对难治性疾病患者要对恶性转化开展评估。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