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常见的临床表现,在中国心脏大会(CHC)暨国际冠心病大会(ICC)暨第三届中国血管大会(CVC)上,来自中医院的刘蓉教授对PCI术后胸痛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了详细讲解。
一、缺血性胸痛1.支架内血栓形成
支架内血栓形成是PCI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5%~1.0%,死亡率高达10%~25%。根据发生时间分为①急性: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②亚急性:发生于术后24小时~30天;③迟发性:发生于术后30天以后。
(1)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原因
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原因很多,可分为如下几类:
临床因素
主要包括:①内源性血小板活性增加、糖尿病、肾功能不全;②临床因素导致的高凝状态,如炎症激活、肾病综合征;③左心室射血分数低。
冠脉病变因素
小血管、长病变、开口或分叉病变、钙化病变、狭窄后扩张性病变。
介入操作因素
支架过小、支架未完全扩张或支架贴壁不良、多支架重叠或支架过长、支架未完全覆盖夹层或冠状动脉壁内血肿。
药物因素
氯吡格雷抵抗、过早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2)临床表现
判断患者是否发生支架血栓形成,主要根据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剧烈胸痛、大汗、烦躁、濒死感。患者出现上述症状,需引起重视,立即行心电图检查,典型表现为ST段弓背向上抬高,部分患者表现为ST段压低,早期心电图可无动态改变,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心电图。患者出现血压低、频发室早、短阵室速、室颤等症状时,也提示可能发生了支架内血栓形成。
(3)治疗原则
只要高度怀疑患者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必须抓紧时间复查冠脉造影予以明确,等待过程中可能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乃至死亡,因此决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以免贻误抢救时机。
一般治疗包括吸氧、镇痛、升压、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等,术中可对患者进行反复球囊高压扩张与血栓抽吸,使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支架内血栓大多由血小板组成,静脉溶栓效果差,若血栓形成与支架近、远端内膜撕裂或支架未完全覆盖病变有关,需再次放入支架;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情危重的患者,需行IABP支持治疗。
2.慢血流、无再流
慢血流、无再流是指冠脉狭窄已减轻或消失,缺血组织的微循环血流仍不能恢复的现象。PCI时冠脉内无夹层、血栓、痉挛和明显的残余狭窄,其血流明显减慢(TIMI0~1级)为无再流,TIMI2级为慢血流,发生率为1%~5%。
(1)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多样,取决于再灌注时间、受累心肌范围、心脏功能、除病变血管外其他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等因素,可出现胸痛、胸闷、大汗、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心电图ST段抬高等表现,重者可发展为心源性休克或死亡。
(2)危险因素
慢血流、无再流的危险因素可分为:
临床因素
包括急性心梗再灌注治疗、梗死后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冠脉内大的或富含脂质的斑块、糖尿病、高甘油三酯或低密度脂蛋白、炎症指标增高。
血管因素
如冠脉内血栓病变、大隐静脉桥病变、溃疡病变、接近闭塞病变、扩张性病变。
治疗方式
旋磨治疗易引起慢血流、无再流。
(3)治疗原则
术者对病变是否发生无再流要有预见性,早发现、早处理。持续用药,直到血流动力学稳定,症状完全缓解,方可转入病房,必要时行IABP支持治疗。
冠脉内给药:硝酸甘油、腺苷、地尔硫?、维拉帕米。
外周给药:多巴胺、肾上腺素、阿托品,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3.边支闭塞
主支血管PCI时,边支血管受压或斑块移位导致边支血管闭塞。
患者胸痛程度不一,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或抬高,心肌酶增高。
治疗包括开通边支、扩冠、抗凝、减低心肌耗氧。
4.远端血管栓塞
多数患者胸痛程度不重,心电图可无变化,也可表现为ST段压低,症状可逐渐缓解。治疗包括静脉泵入硝酸酯类药物。
二、手术损伤引起的胸痛1.心包积液
临床表现
术后胸痛,多与呼吸、姿势有关;血压下降,心率增快、晕厥。心电图可无动态改变。也可有典型心包积液改变。主要检查为床旁超声,观察有无心包液性暗区。患者早期如未发现异常,不能排除该诊断,应定期复查,严密监测。
治疗
包括升压、补液、停用抗凝药(特别是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和低分子肝素),积液较多时行心包穿刺引流,必要时采取外科治疗。
2.主动脉夹层、壁内血肿
患者出现剧烈胸痛、背痛、腹痛,心电图无改变,主动脉CT可确诊。治疗方法包括停用抗凝药、保守治疗、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
3.纵膈血肿
较少见,症状为术后胸痛、胸闷、颈部紧缩感,心电图无明显变化,胸片显示纵膈增宽,颈部增强CT可确诊。患者多采用保守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三、 其他原因引起的胸痛
1.支架牵拉
多见于置入的支架多、支架直径较大的患者。血管外膜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受到支架牵张导致胸痛,表现为胸部持续性隐痛,与活动无关,心电图无动态改变,心肌酶正常。
2.其他系统疾病
包括反流性食管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胸膜炎、气管炎、气胸等呼吸系统疾病。
3.精神心理因素
表现为不典型胸痛、心电图无变化、无其他缺血依据,多伴有焦虑、抑郁、失眠。可对患者进行心理量表评估。对于此类患者,多采用倾听、解释、指导、鼓励、支持等非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
最后,刘教授总结称,患者PCI术后出现胸痛,应首先排除急性支架血栓形成、心包填塞、夹层/纵膈血肿、无再流等严重并发症,其次考虑远端栓塞、边支闭塞、支架牵张、精神等其他因素。
相关链接:
杨艳敏:抗心律失常药物,这样应用更合理
方丕华:临床医生心电图读图技巧必备
杨跃进:ACS心电图诊断要点
赵冬:胆固醇与ASCVD一级预防中几个关键问题
李广平:ARVC的心电图表现和诊断线索
李南方:高血压患者评估和病因筛查
郭子宏:老年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
高润霖:生物可吸收支架能否回归?
郭艺芳:血压治疗中的一些实用技巧
孙艺红:不同部位血栓形成,有什么的区别?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热点,一文了解
余静:社区高血压合理用药的思考
吴永健:中国TAVR团队建设的要求与规范
胡盛寿:迈向新时代,建设学习型医疗体系
朱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及处理
何佳:直立倾斜试验的标准操作流程
郭继鸿:心电学进展
杨伟宪: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定位诊断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康玥┆美编柴明霞┆制版康玥康玥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