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迎来新的一年。元旦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我国公历新年,从1月1号开始,就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开始。今年,你是否又工作的忙碌而不在家人身边呢?
“元旦”一词来源古代,非指公历新年,而是农历正月初一,亦即春节。宋吴自牧《梦梁录》中《正月》开篇话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古代元旦宫廷有贺岁之礼,规模宏大而隆重。三国时曹植《元会》诗:“初步元祚,古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描写了曹魏时元旦贺岁的场面。唐白居易《七年元日对酒五首》之二:“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表达了已过60岁的诗人不惧衰老、昂首挺胸进入新一年的风貌。
唐代另一诗人成文斡写有《元旦》诗:“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因为按古人理解,每逢新年,虽然每人都要增寿,但实际上年少者得了一岁,而年长者却失了一岁,所以大家劝年少者先饮,以示祝贺,而让年长者后饮,以避忌讳。
毛泽东于一九三0年一月写了一首《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上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欣赏这首词,犹如走入一幅壮阔的风景画,全词淋漓酣畅,清新自然,充满了乐观、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元旦、春节期间,随着人们聚会的增多,一些“节日病”的发病率也远远高于平时。据统计,春节期间病人患胃肠炎、急性胰腺炎、酒精中毒和心肌梗塞等疾病几率增大,且易患群体以儿童和中老年人为主。一般从除夕开始,急诊室都会有急性胃肠炎的患者前来就诊,有的是呕吐,更多的是上吐下泻,主要原因是春节期间暴饮暴食,吃得太多太杂,肠胃负担过大,导致肠胃不适。尤应引起注意的是,短时间内食用过多大鱼大肉等高脂肪食物易引发急性胰腺炎等疾病。医院专家建议,春节期间的饮食最好以清淡为主,中老年人应多吃有营养和易于消化的食物,一次不宜吃得过多、过饱,避免暴饮暴食,以防增加胃肠负担。在聚餐时,切勿空腹喝酒,以免刺激胃黏膜,喝酒时不要喝碳酸饮料,如可乐、汽水等,以免加快身体吸收酒精的速度,继而引发酒精中毒。
此外,多备一些养胃护胃、调理肠道的非处方适当调理还是有必要的。对于胃部保护千万别陷入以下四误区:
误区一:胃病不会传染。
一般人普遍认为胃病不会传染。但导致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的幽门螺旋杆菌是会通过唾液或飞沫传染他人。
误区二:牛奶可治疗胃病。
喝牛奶有松懈胸肌、缓解疼痛的作用。但牛奶喝得太多反而会刺激胃部分泌更多的胃酸,令胃溃疡病情恶化。
误区三:饭后可散步。
饭后可轻松散步。若饭后做剧烈运动,会使血液流往他处,造成消化不良。
误区四:胃病和心理因素无关。
胃病不仅是生理上的疾病,也和心理因素有关。脾气暴躁、长期心情不好、压力太大是造成胃病的因素之一。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的人更易患胃病。
年结束了,迎来了年,在新的一年里,医院祝愿大家节日快乐,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事业顺利,孩子学业有成,梦想成真。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