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理论”、“叶龄模式理论”、“肥料效应”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制定了不同目标产量下的每个叶龄期的生长发育标准,并根据田间诊断结果,进行相应肥、水、植保等措施调控的技术体系,使传统的种、管、收流程式栽培技术,发展成为按叶龄跟踪、诊断、预测、调控的栽培技术体系,实现水稻计划生长的目的。
本文主要参考和借鉴穆娟微老师主编的《农垦水稻》
一、水稻叶龄模式理论和同伸规律
(一)水稻叶龄模式理论
伸长节间数=主茎总叶数/3;
分蘖盛蘖叶=主茎总叶数/2;
有效分蘖临界叶位=主茎总叶数-伸长节间数;
出叶与分蘖的关系是,N叶伸出,N-3叶出现分蘖;
叶龄指标施肥,N叶施肥,肥效反应在N+1叶~N+3叶,其中N+2叶肥效最多,N+1叶和N+3较少;
飘长叶,即为该品种的倒三叶(最长叶);
功能叶,为n-2(n≥3);
拔节期的叶龄值=伸长节间数-2;
出叶与内部心叶分化生长的同伸关系:N叶露尖时=N叶鞘伸长=N+1叶片伸长=N+2叶组织分化=N+3叶组织分化开始=N+4叶原基分化;
叶龄与穗的分化及节间伸长的同伸关系:
倒4叶出生1半后=倒6节间伸长=苞原基分化;
倒3叶出生到定长=倒5节间伸长=枝梗分化期;
倒2叶出生到定长=倒4节间伸长=颖花分化期;
倒1叶出生到定长=倒3节间伸长=减数分裂期;
倒1叶定长到穗顶露出=倒2节间伸长=花粉充实完成;
穗顶露出到穗完全抽出=倒1节间伸长;
孕穗期:剑叶叶枕露出开始到第一籽粒破口露出。约经9天,1.2个叶龄期。
封行适期:剑叶露尖为寒地水稻封行适期。(一般站在田埂上顺看稻行1.5米处由于稻叶覆盖而看不到水面或土面时为封行,水稻达到封行的日期为封行期)。封行过早或过晚,都不利高产。
寒地气温特点:水稻生育期间短、活动积温少、前期升温慢、中期高温时间短、后期降温快、低温冷害多等。
寒地水稻品种的特性:①感温性强、②重叠生长型、③非蓄积型。
感温性:即在营养生长期对温度敏感,高温可使营养生长期缩短,低温可使营养生长期相对延长,利用这一点,在营养生长期以水保温、以水增温,可以促进早熟。
重叠生长型:即营养生长末期与生殖生长前期相重叠,最高分蘖期出现在幼穗分化之后。因此,在栽培上既要保证幼穗分化所需养分,又不能使后期无效分蘖增加。
非蓄积型:结实期灌浆物质主要靠抽穗后光合产物的积累,因此在栽培上必须将水稻抽穗安排在当地高温光照充足的季节。
寒地水稻高产的技术途径,提高光能利用率是提高产量的根本途径。水稻产量来自“三个90%”以上:
(1)水稻产量的95%以上来自光合产物(CO2和H2O),不到5%来自土壤的各种营养;
(2)水稻产量的90%以上,来自抽穗后的光合产物(中期不过分繁茂,后期受光态势良好,光合能力高);
(3)水稻产量的90%以上,来自叶片的光合产物(必须保护好后四片绿叶的完整性、叶片面积及受光态势,协调好穗、叶、茎、根的关系)。
叶龄的识别方法:种谷偏向法、蘖期双零叶法、植伤叶法、主叶脉法、变形叶鞘法、最长叶法、叶龄标记法等。
二、本田诊断标准和调控措施
1、水稻4叶期
:移栽后,当晴天中午有50%植株心叶展开或早晨见叶尖吐水或植株发出新根,为达到返青的标准。4叶的最晚定型日期为6月5日。叶片定型长11cm左右,株高17cm左右。4叶期田间要有10%的植株第1叶长出分蘖。此时,站在池埂上横看垅,如果每2~3穴长出1个分蘖,就达到茎数标准。
:返青期的管理要使刚插到地里的幼苗不至于过分失水,维持幼苗体内水分平衡,以水保温,促进根系早生快发,加快返青。此期,应保持一定的水层,为水稻创造一个比较稳定的温度条件。插后及时上护苗水,最深不能淹没心叶。
寒地水稻返青期的最适温度为14~17℃,最低温度不小于11℃,此期秧苗组织较柔嫩,抗逆能力差,最适的水温28~30℃,如水温低于15℃,稻叶生长将会停止,稻根部还保有一定活力,如水温低于12℃,稻根停止生长。
返青后要保持浅水层,施用返青肥,促进有效分蘖早生快发,分蘖肥最晚要在5.5叶期前施用,以免肥效反应在有效分蘖临界叶位之后。施肥后保持浅水层4~5天,有利秧苗吸收利用,减少氮的损失。
2、水稻5叶期
:最晚出叶日期为6月10日(5月25日前移栽),叶片长16cm左右。5叶龄(12片品种为6叶龄)田间茎数达到计划茎数的30%左右,这时站在池埂上很看苗垅,如果每穴长出2个分蘖就达到茎数的标准。
稗草叶龄和阔叶杂草叶龄:用双手在水稻行间捧表面泥土,仔细观察判断杂草种类,确定杂草叶龄。
虫害:是否有潜叶蝇发生,叶尖是否有虫卵,叶片是否有白色条斑。
:参照水稻技术方案中除草药剂和虫害预防部分,进行杂草和虫害防治工作。
3、水稻6叶期
:最晚出叶期为6月15日,叶片长21cm,6叶龄(12片品种为7叶龄)达到计划茎数的50~60%(~茎/m2),如果每株长出2个分蘖就达到茎数标准。
最低气温不低于19℃,最适气温为25~30℃,最低临界水温为17℃,最高水温39℃,最适水温32℃,水温低于25℃分蘖速度减慢,水温低于17℃分蘖停止。
:分蘖肥分两次施用的,必须在5.5叶期前施完。水层管理采取间歇灌溉,即灌3~5cm水层自然落干,田面无水脚窝有水再灌浅水,如此反复。同时,重点做好潜叶蝇预防。
4、水稻7叶期
:最晚出叶期为6月20日,叶片长26cm左右,7叶期(12片品种为8叶龄)达到计划茎数的80%。此期为有效分蘖临界叶位和剑叶分化期(12片品种为8叶龄)。
:田间茎数不足的,施用调节肥,促进每穗颖花数的增多,以攻大穗来弥补穗数不足。针对地块可施用调节肥,哪黄哪施,防止中期脱氮,接力稻田营养的不足。根据功能叶片颜色酌情施调节肥,施用时期为7.1~8.1叶期,用量控制在全生育期氮肥用量的10%以内,一定要严格控制施肥量。此期施氮过量,将使重叠型的寒地水稻无效分蘖增多、植株基部节间伸长,对防倒不利,而且茎叶氮素含量过高易于感染病虫危害。
施肥时以浅水层施用,并保水3~4天之后自然落干,仍继续采取间歇灌溉。
5、水稻8叶期
:最晚出叶日期为6月25日,叶片长31cm。11叶品种7.5叶龄后达到计划茎数,水稻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并开始幼穗分化。
在幼穗分化期对无效分蘖的诊断:在有效分蘖临界叶位前发生的分蘖一般为有效分蘖。当主茎拔节时,分蘖叶的出叶速度仍与主茎保持同步的为有效分蘖。主茎拔节时,分蘖包括心叶有4片绿叶的为有效,有3片绿叶可以争取,有2片以下绿叶为无效。分蘖有自身根系的为有效,自身根系少或无的为无效。
生育转换期的增叶和减叶现象:在营养生长期由于高温、密播,苗弱、苗老化、密植、晚栽、成活不良、氮素不足等原因,会出现减叶现象,使幼穗分化提前一叶;在低温、稀植、氮素过高情况下会出现增叶现象,使幼穗分化拖后一叶。诊断时机为:
减叶:11片叶品种于7~8叶龄(12叶品种于8~9叶龄)连续数日在全田不同地点取样10处,每处取主茎2~3个剥出生长点,若见生长点已变成幼穗,出现苞毛即可确定为减叶。
增叶:11片叶品种于8~9叶龄(12叶品种于9~10叶龄)连续数日在全田不同地点取样10处,每处取主茎2~3个剥出生长点,若见生长点未变成幼穗,即可确定增叶。
生育转化期的生育进程:水稻完成有效分蘖后,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进入幼穗分化期。生育转换期是以幼穗分化为中心前后一个叶龄期,即以倒4叶为中心,前后1个叶龄期,约在出穗前的20~40天,11叶品种为7、8、9叶期,12叶品种为8、9、10叶期。
生育转换期与产量构成关系:是单位面积穗数的巩固时期,也是每穗枝梗数的决定时期。
生育转换期栽培目标:在前期早发基础上,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争取杆粗、穗大;调整氮素,控制营养生长,确保适时完成生育转换,为搭好水稻高产架子和安全抽穗奠定基础。
:11叶品种在8叶期,正是有效分蘖临界期之后,要开始晒田控蘖,约需晒田3~5天,达到地表面微裂再覆水。当水稻田每亩茎数达到计划茎数的80%后,开始晒田,或在有效分蘖临界期(11叶品种7.5叶龄,6月25日前后;12叶品种8叶龄,6月28日前后)晒田5~7天,控制无效分蘖。如果前期生长量较大、分蘖较多,要以田间茎数为标准,提前开始晒田。标准是田间达到计划茎数(40~42万株/亩)的80%时(按平均25穴/m2,每穴有效茎数达到19~20株时,即茎数达到/m2),开始晒田控蘖。
此期50%以上减叶,穗肥可提早2~3天施用;50%以上增叶,穗肥可延迟2~3日施用。增减10~20%的,穗肥按常规施用。重点要做好阔叶杂草和莎草科等杂草防除以及纹枯病、细菌性褐斑病、稻瘟病的预防工作。
6、水稻9叶期
:最晚出叶期为7月2日,叶长36cm左右。12叶品种8.5叶龄应达到计划茎数并开始幼穗分化。
:水层管理主要是间歇灌溉,田间池埂必须设立3cm左右高的限水口。同时,做好虫害预防。
7、水稻10叶期
:最晚出叶期日期7月9日,11叶品种叶长31cm(12叶品种41cm左右),茎数达到最高分蘖期,无效分蘖开始死亡,此期进入拔节期,基部第一节间开始拔长,株高迅速增长。诊断是否有叶瘟、胡麻叶斑病、细菌性褐斑病发生。
:11叶品种9.1~9.5叶期是施用穗肥的适宜时期,使颖花分化期及减数分裂期见到肥效。氮肥用量占全年的20%+钾肥占全年的30~40%,主要是增加颖花数量、防止其退化和扩大颖壳容积,为适时安全抽穗和提高结实率、粒重打好基础。施肥时做到“三看”,一是观察田间是否出现拔节黄;二是看底叶有无枯萎;三是看有无病害。如果未褪淡、底叶有枯萎或有病害则要晚施,并采取晒田壮根或施药防病后再施穗肥,避免感病和贪青晚熟。水层管理间歇灌溉。病害防治配方及时期可参考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8、水稻剑叶期
:11叶品种7月15~16日叶龄达11叶,进入孕穗期(12叶品种7月23日左右进入孕穗期),11叶品种7月25日左右达到齐穗期(12叶品种8月2日左右达到齐穗期)。叶长25cm左右。
叶耳间距-5~+5cm之间为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小孢子形成初期,这时大约是抽穗前14~18天间,是影响寒地水稻花粉发育的低温最敏感期。
诊断是否有纹枯病、秆腐菌核病发生。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