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莨菪碱是抢救车里的常备药之一,它还有一个”小名”,叫。那么问题来了,“-2”这个“小名”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实际上,这个“小名”是一个代号。山莨菪碱是由我国科学家在年首先从茄科植物唐古特山莨菪中提取的生物碱。这种生物碱代号为,其天然品称为“-1”,人工合成品称为“-2”,也就是现在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山莨菪碱。
山莨菪碱是拮抗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1与-2的作用与用途基本相同,只是后者的不良反应略大。两者都可使平滑肌明显松弛,并能解除血管痉挛(尤其是微血管),同时有镇静作用,但扩瞳和抑制腺体(如唾液腺)分泌的作用较弱,且极少引起中枢兴奋症状。口服吸收较差,注射后迅速从尿中排出。
抢救车里常备的山莨菪碱注射液,一般剂量为10mg。常用于感染中毒性休克、缓解胃肠绞痛。“-2”在使用时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常见有口干、面红、视物模糊,少见的有心率加快、排尿困难、用量过大时可出现阿托品样中毒症状,护士在用药后应注意对患者进行观察,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当前时间: